[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向拉伸技术的超细微针贴片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1385.0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3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兵兵;王语秋;何冰芳;郭茂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1/10 | 分类号: | B29C41/10;B29C33/42;B29C33/72;B23K26/38;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拉伸 技术 细微 针贴片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拉伸技术的超细微针贴片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弹性体模具在X方向和Y方向进行双向拉伸后固定在固定板上,之后在弹性体模具上根据需求进行激光雕刻,完成后将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体模具从固定板上取下,待弹性体模具可逆回缩后得到具有超精细针状结构、指定超精细图案的反结构微针模板;2)将步骤1)得到的反结构微针模板清洗干燥预处理后,在其上滴加液态的微针本体材料并进行固化干燥;3)将固化干燥后的微针本体材料从反结构微针模板中取下,清洗处理后得到所述的超细微针贴片。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效降低微针贴片的制作成本,推动微针贴片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针贴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向拉伸技术的超细微针贴片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针贴片作为一种具有更好附着力和最大程度减轻疼痛的新型伤口贴片,在透皮递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微针贴片的针尖长度一般在600-1000微米,能够在不触及真皮层神经以及血管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透皮递药,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目前,微针贴片的制作方法主要为模板复刻法,即将液体材料滴加到制作好的反结构微针模板中,等待材料固化,再揭下以获得微针贴片。因此,反结构微针模板的制作在制作微针贴片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当前,主流的反结构微针模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光刻法、激光雕刻金属、3D打印加工等。然而,利用这些技术加工精细模板的操作繁琐、成本较高。
激光雕刻技术是利用强度可变的激光束对材料进行雕刻,从而在材料上直接加工出所设计的图案。激光雕刻技术在材料加工、半导体、光学器件制作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加工时间短、成本低廉等优点,并且对被加工的材料种类没有严格的限制。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设计好激光雕刻图案,再设置合适的激光强度,就可以快速的在材料上加工出预设的图案。激光雕刻技术可以采用普通的商业激光雕刻机完成,而不需要复杂且昂贵的设备。利用激光雕刻技术进行微针模具的加工简单方便、成本较低。
双向拉伸技术是一种利用弹性材料模具在纵向和横向的拉伸和收缩,以获取更小、更精细的图案的方法。按照一定比例拉伸的弹性体模具通过激光雕刻,使得弹性体模具获得具有特定图案的微针结构。待弹性体模具回缩到原始大小,弹性体模具上特定图案的微针结构也随之变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向拉伸技术的超细微针贴片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雕刻技术对弹性体模具进行加工,制备得到更为精细的反结构微针模板,进而得到超细微针贴片。该制备方法简单,材料价格低廉,所制得的微针贴片机械强度好、精度高,可适用于诸如药物递送、生化检测等领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向拉伸技术的超细微针贴片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弹性体模具在X方向和Y方向进行双向拉伸后固定在固定板上,之后在弹性体模具上根据需求进行激光雕刻,完成后将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体模具从固定板上取下,待弹性体模具可逆回缩后得到具有超精细针状结构、指定超精细图案的反结构微针模板;
2)将步骤1)得到的反结构微针模板清洗干燥预处理后,在其上滴加液态的微针本体材料并进行固化干燥;
3)将固化干燥后的微针本体材料从反结构微针模板中取下,清洗处理后得到所述的超细微针贴片。
其中:
步骤1)所述的对弹性体模具在X方向和Y方向进行双向拉伸后固定在固定板上,其中在X方向和Y方向进行双向拉伸是指在X方向和Y方向的同时且等比例拉伸,拉伸比例k为0%<k≤120%。
步骤1)所述的弹性体模具,其材料为弹性硅橡胶Ecoflex或聚二甲基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1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