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供热管控一体化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41332.9 | 申请日: | 2022-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拱烨炜;孟宪斌;梁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鑫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Q9/00;F24D19/10;G16Y10/35;G16Y10/75;G16Y20/30;G16Y40/10;G16Y40/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王文成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前进大街6***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智慧 城市 热管 一体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供热管控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总服务器、一次网服务器、二次网服务器、供热管理系统、物联网系统、区域服务器、供热管网系统、智控单元、用户端、数据存储中心,通过服务器集群平衡系统的运算,准确指导换热站运行操作;通过监控平台软件了解供热系统的实时运行工况,并且结合适宜的调节功能,可以实现系统的快速平衡;系统根据每户的温度,对住户总管道的流量调节阀进行调整,实现温度符合预设;在一段时间的动态调整后,即固定每户流量,并一直维持恒定。当供暖期中出现个别住户室温异常时,再进行微调整。总的流量控制实现节流节能,保证所有住户室温可控且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投诉率和用热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管网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供热管控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供热管网调控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大量的老旧换热站已经陆续实现无人值守,管网的监控与调节也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节约了大量人力。在这一基础上,完善二次网管道设施,加大户端智能化调控,能更加有效的给热用户带来舒适的供热体验,热用户满意的同时,也稳固了地产公司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如果说一次网是供热的大动脉的话,二次网就是供热的毛细血管,具有结构复杂、差异性大、监控困难的特点。由于二次网直接连接千家万户,二次网的失调将直接影响到居民住户的供热体验。
从现况来看,供热二次网存在着以下较为显著的问题:
热量失衡问题:由于楼宇与换热站的距离不同、住户楼层不同、管网走向不同导致供热水量无法实现均匀分配,形成了供热质量差异大、住户室温差异大的现象。
管网漏损问题:有些小区因年代久远或者开发商施工质量问题,加之二次管网均为钢制管道,虽然具有耐温、耐高压的特点,但耐腐蚀性差。采暖效果降低,随着锈蚀加快,管道跑、冒、滴、漏问题成为常态,不但无法达到供热效果,而且热力公司需要大量补水,热损也非常严重。另外,有些住户因家里不热私自放水,也会导致较大的管网漏损,同时使得整体供热效果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调节滞后性问题:由于传统的现地显示仪表及手动的操作调节,数据不可靠,调节滞后,造成了供热调控不及时等现象。
政府监管问题:由于城市供热属于民生工程,整个供热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对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由于供热的能耗及环保问题都是非常重要,因此,对于整个供热系统的监管以及保证安全稳定运行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供热管控一体化系统,解决现有的热量失衡以及调节滞后性问题,实现精准调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供热管控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
总服务器,用于管理一次网服务器和二次网服务器,并汇总一次网服务器和二次网服务器采集的供热动态数据,还与监管平台建立通信连接,总服务器与供热管理系统建立交互通信;
一次网服务器,用于管理一次供热管网中区域服务器,汇总一次供热管网中所有区域服务器收集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总服务器,一次网服务器与一次供热管网中区域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二次网服务器,用于管理二次供热管网中区域服务器,汇总二次供热管网中所有区域服务器收集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总服务器,二次网服务器与二次供热管网中区域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供热管理系统,用于对总服务器汇总的数据进行管理,并与用户端进行业务对接;
物联网系统,用于总服务器与一次网服务器、二次网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并与设有连接通道与外部物联设备通信连接;
区域服务器,用于采集对应区域管网中供热数据,分别与一次网服务器、二次网服务器对应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鑫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鑫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1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