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高频挠性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40045.6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4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耿国凌;卓峰;耿菁蔓;武天祥;张波;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28 | 分类号: | B32B27/28;B32B15/08;B32B15/20;B32B7/12;B32B37/10;B32B37/12;C09J121/00;C09J179/04;C09J7/25;C09J7/30;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杨宝根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高频 挠性覆 铜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高频挠性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挠性覆铜板包括粘胶层,粘胶层由胶水干燥后获得,每100份所述胶水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无机填料20‑35份、橡胶25‑35份、树脂20‑35份、固化剂、金属离子捕捉剂和催化剂。该制备方法包括胶水涂布、压合和收卷。该挠性覆铜板中,通过合理设计无机填料、树脂和橡胶的添加份量,使得获得的挠性覆铜板具有良好的高导热和低磁性损耗性能,能够满足通讯信号快速传输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得获得的产品具有质量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挠性覆铜板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热高频挠性覆铜 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挠性覆铜板(FCCL)是一种用于挠性印制电路板的基板材料,通常由挠性 绝缘基膜和金属箔组成。目前常用的软板基材主要包括聚酰亚胺(PI)和铜箔, 然而,由于PI和铜箔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较大、吸潮性较大且可靠性较差, 因此该种挠性覆铜板的高频传输损耗严重、结构特性较差,使其无法满足当前 的高频高速传输需求。材料的局限性和劣势推动了该领域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 具有低信号损失、轻量化、多功能化等特点的高频高速挠性覆铜板逐渐走入大 众的视野。
国内外为解决目前挠性覆铜板的上述问题,相继推出了低介电高性能挠性 覆铜板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高频损耗以及较高的剥离强度, 可很好的满足高频线路封装和载体(印制电路板)对高频微波挠性覆铜板的要 求,但是以目前的介电常数、高频损耗及剥离强度的水平仍不能满足通讯中信 号传输速度的要求,导致挠性覆铜板的应用范围窄。可见,提供一种应用范围 广的挠性覆铜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高频挠性覆铜板及其 制备方法,该挠性覆铜板中,通过合理设计无机填料、树脂和橡胶的添加份量, 使得获得的挠性覆铜板具有良好的高导热和低磁性损耗性能,能够满足通讯信 号快速传输的需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得获得的产品具有质量稳定性 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导热高频挠性覆铜板,包括粘胶层,所述粘胶层由胶水干燥后获得;
每100份所述胶水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无机填料20-35份、橡胶25-35份、树脂20-35份、固化剂、金属离子捕 捉剂、催化剂和分散剂。
进一步的,每100份所述胶水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
无机填料27份、橡胶35份、树脂32份、固化剂、金属离子捕捉剂、催化 剂和分散剂;该组成的胶水,剥离强度高达1.42kgf/cm;胶水在该组成下,具 有最高的剥离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填料的粒径为3-6μm;无机填料在满足该范围内,获 得的挠性覆铜板的剥离强度在1.08-1.15kgf/cm之间、收缩率在0.02%-0.006% 之间,满足标准规定。
进一步的,所述胶水,制备方法为:将胶水组分投入到高速混合分散机中, 设定分散机的参数为:700r/m 0.5hr,850r/m 0.5hr,1000r/m 4hr,turn over AD at the 4thhr,使得胶水组分呈阶梯式混成,获得的胶水流动性和均匀性最佳。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填料为改性石墨烯,具体为在石墨烯表面包覆一层硅 烷偶联剂;改性石墨烯在降低石墨烯导电性能的前提下仍能够保留其良好的导 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为苯并噁嗪液晶聚合物类树脂,该类树脂具有优异的 耐弯折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并具有高强度和低介电性,可有效满足高频覆铜 板的要求。
上述高导热高频挠性覆铜板的制备方法,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