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泥收集用清仓机防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9815.5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王海青;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00 | 分类号: | B65G6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柯玉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清仓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泥收集用清仓机防护结构,包括两个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支撑座、挡板、支撑板、第一螺杆、夹板、限位杆和承接板;使用时将支撑座放置在车皮上表面,并使车皮侧壁处于挡板和夹板之间,而后转动第一螺杆推动夹板靠近车皮外壁,使得夹板与车皮外壁抵紧,从而使得支撑座位置固定,依照上述方法将两个防护组件固定在车皮两侧,而后将车皮移动至清仓机出料口下方,承接板呈倾斜状,当清仓机出料口宽度大于车皮宽度时,清仓机出料口超出车皮部分的煤泥会掉落至两个承接板上,从两个承接板表面滑落至车皮内,从而能够防止煤泥掉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泥收集用清仓机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采集煤矿的工作当中,清仓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运输煤泥时,需要利用清仓机将煤泥传输至车皮内进行收集,在实际传输过程中,清仓机内的煤泥经出料口传输至车皮内,但是当清仓机出料口宽度大于车皮宽度时,煤泥就会从清仓机出料口超出车皮两侧部分发生掉落,针对上述情况,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止煤泥掉落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泥收集用清仓机防护结构,能够在清仓机出料口宽度大于车皮宽度时,防止煤泥从车皮两侧掉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泥收集用清仓机防护结构,包括两个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支撑座、挡板、支撑板、第一螺杆、夹板、限位杆和承接板;所述挡板和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一侧;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挡板一侧;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夹板和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螺杆侧边;所述限位杆和所述夹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夹板侧边;所述承接板和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座侧边。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手轮;所述手轮和所述第一螺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夹板一端。
其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和所述夹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夹板远离所述第一螺杆一侧。
其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座体、两个转轴和两个锁止件;所述座体和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挡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且分别与所述承接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承接板两侧;两个所述锁止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轴侧边。
其中,所述锁止件包括连杆和第二螺杆;所述连杆和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承接板一侧;所述第二螺杆和所述连杆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杆侧边;所述座体具有多个螺孔,多个所述螺孔分别位于所述座体两侧。
其中,所述锁止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和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杆侧边。
其中,所述锁止件还包括握把;所述握把和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螺杆侧边。
本发明的一种煤泥收集用清仓机防护结构,使用时,将所述支撑座放置在车皮上表面,并使车皮侧壁处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夹板之间,同时让所述挡板与车皮内壁抵紧,而后转动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推动所述夹板靠近车皮外壁,使得所述夹板与车皮外壁抵紧,从而使得所述支撑座位置固定,依照上述方法,将两个所述防护组件固定在车皮两侧,而后将车皮移动至清仓机出料口下方,所述承接板呈倾斜状,当清仓机出料口宽度大于车皮宽度时,清仓机出料口超出车皮部分的煤泥会掉落至两个所述承接板上,从两个所述承接板表面滑落至车皮内,从而能够防止煤泥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9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