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组件导水支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9417.3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韩维池;贺有礼;梁秀红;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江河智慧光伏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8;E04D13/064;E04D13/16;F24S25/13;F24S25/636;F24S25/67;H02S20/00;H02S30/10;H02S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绘聚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罗硕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支撑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支撑系统,涉及光伏发电组件领域,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光伏组件、导水支撑装置、扣接组件和横向密封组件;多个所述导水支撑装置沿着光伏阵列的横向和纵向布置,所述扣接组件与所述导水支撑装置连接,用于将光伏阵列的横向方向的相邻两块光伏组件通过密封胶条固定在所述扣接组件与所述导水支撑装置之间;所述横向密封组件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光伏阵列的纵向方向的相邻两块光伏组件相连接,该系统能够快速实现光伏组件的装配,同时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及防水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明技术及其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大规模的地面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装置也正大量地得到应用。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纵向和横向边框之间通过型材支架体系进行组装,以达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型材支架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光伏组件之间的装配结构较为繁琐,工作难度大,并且,对于光伏组件之间的密封及防水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支撑系统,承载力高,安全可靠,可以快速实现光伏组件的装配,同时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及防水作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导水支撑系统,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光伏组件、导水支撑装置、扣接组件和横向密封组件;
多个所述导水支撑装置沿着光伏阵列的横向和纵向布置,所述扣接组件与所述导水支撑装置连接,用于将光伏阵列的横向方向的相邻两块光伏组件通过密封胶条固定在所述扣接组件与所述导水支撑装置之间;
所述导水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组件;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多个,并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体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板体与导水槽的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两侧位置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底面通过密封胶条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中部位置设置有隆起的螺钉安装部;
所述扣接组件通过螺钉与所述螺钉安装部连接,并且所述扣接组件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光伏组件的顶面通过密封胶条连接;
所述横向密封组件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将光伏阵列的纵向方向的相邻两块光伏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扣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弯折连接体;
第一连接板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布置多个螺钉装配孔,并通过螺钉与所述螺钉安装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呈倾斜状,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第一连接体;
所述弯折连接体具有两个,所述弯折连接体呈L形,包括相连接的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体和水平设置的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体朝向对应的第一连接体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三连接体之间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光伏组件的顶面之间设置密封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横向底板和纵向支撑板,两个纵向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底板的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纵向支撑板和横向底板之间形成所述导水槽;
所述纵向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水平的第一支撑板体,所述第一支撑板体用于支撑横向边框;
所述横向底板的两端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纵向支撑板及第一支撑板体形成第一限位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块和螺栓,所述压块压接与所述弯折部上,通过螺栓穿过压块与横向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密封组件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江河智慧光伏建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江河智慧光伏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9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