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比色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5336.6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吴丽娜;吴香椽;王鑫杰;黄行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25 | 分类号: | C12Q1/6825;C12Q1/70;C12N15/11;G01N21/78;C12R1/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比色 生物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新型 冠状病毒 | ||
1.一种比色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修饰有生物素的单链DNA和氨基化的二氧化锰纳米棒,所述单链DNA通过所述生物素与所述磁珠上的链霉亲和素连接,所述单链DNA远离所述磁珠的一端与所述氨基化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mg的所述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所述修饰有生物素的单链DNA的用量为1×10-4-3×10-4μmol,所述氨基化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的用量为1-3μmol。
4.一种比色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在反应溶剂I中,将修饰有生物素和羧基的单链DNA与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混合进行反应I,使得所述单链DNA通过所述生物素与所述磁珠上的链霉亲和素连接,然后经磁分离I得到磁珠-DNA;
(1-2)在反应溶剂II中,将所述磁珠-DNA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进行孵育,然后经磁分离II得到羧基活化的磁珠-DNA;
(1-3)在反应溶剂III中,将所述羧基活化的磁珠-DNA与氨基化的二氧化锰纳米棒混合进行反应II,使得所述单链DNA远离所述磁珠的一端与所述氨基化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连接,然后经磁分离III得到所述比色生物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I、所述反应溶剂II和反应溶剂III分别独立地为水和/或Tris-HCl缓冲液;
优选地,相对于1mg的所述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所述修饰有生物素的单链DNA的用量为1×10-4-3×10-4μmol,所述氨基化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的用量为1-3μmol;
优选地,相对于1mg的所述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所述反应溶剂I的用量为150-250μL,所述反应溶剂II的用量为250-350μL,所述反应溶剂III的用量为150-250μL,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用量为3-5μmol,所述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用量为0.5-1.5μmol;
优选地,所述单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所述反应I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45℃,时间为0.5-1.5h;
优选地,步骤(1-1)还包括:将所述磁分离I得到的物质进行清洗得到所述磁珠-DNA;
优选地,步骤(1-2)中所述孵育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0-45℃,时间为0.5-1.5h;
优选地,步骤(1-3)中所述反应II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8℃,时间为8-16h;
优选地,步骤(1-3)还包括:将所述磁分离III得到的物质进行清洗得到所述比色生物传感器。
7.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在检测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
8.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1)将待检测的病毒RNA进行扩增得到待测DNA,将所述待测DNA与CRISPR-Cas12a体系溶液、比色生物传感器混合得到初始溶液,将所述初始溶液进行反应III得到反应液;
(2-2)将所述反应液经磁选得到待测传感器,以所述初始溶液中等量的比色生物传感器作为对照传感器,将所述待测传感器和所述对照传感器分别与显色剂混合进行显色反应后,检测吸光度得到样品吸光值和对照吸光值,将所述样品吸光值与所述对照吸光值进行比较;
所述比色生物传感器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比色生物传感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比色生物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53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