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5265.X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蔡宇;黄艳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林信达(北京)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7/26 | 分类号: | G10L17/26;G10L19/02;G10L25/30;G06F17/14;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于晓庆 |
| 地址: | 10000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野生动物 监督 声音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声音识别模型训练
S1.1获取包含野生动物图像及声音的视频集合;
S1.2提取视频中的图像帧序列及对应的音频;
S1.3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对图像帧进行识别得到类别属性标签;
S1.4将音频时域数据转换为频域数据;
S1.5创建训练数据库;
S1.6利用类别属性标签及频域数据进行声音识别模型训练;
S2声音识别模型推理
S2.1获取只含有野生动物声音的视频集合;
S2.2提取视频中的音频数据;
S2.3将音频时域数据转换为频域数据;
S2.4利用声音识别模型对频域数据进行识别得到最终的类别属性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和步骤S1.2中,通过现有野生动物视频监测摄像机拍摄视频,所拍摄的视频包括野生动物的图像及声音片段;利用FFMPEG解码库将所拍摄的视频的音视频通道进行分离,获得相关的图像序列[I1,I2...IN]及wav格式的音频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网络对图像序列[I1,I2...IN]中的每一帧图像进行推理分类,获取该视频对应的野生动物类别属性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采用基于SSD的目标检测模型,对每一帧图像进行推理分类,得到每一帧图像的针对所有M类野生动物类别属性标签LK对应的最高分类概率pk,通过公式pij表示第i帧图像被分类为第j类动物的概率,N表示视频的总帧数,计算出所有帧野生动物类别属性标签对应的分类概率的最大值,进而确定视频中的野生动物类别属性标签LK。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中,利用python下的wave库中的specgram方法,结合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将wav格式的音频文件中的时域数据转换为图像格式的频域数据S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5中,遍历所有的视频段序列,将步骤S1.3获取的野生动物类别属性标签LK叠加到步骤S1.4中的频域数据Si上,创建由音频转换的图像格式序列训练集合[S1,S2...SN]及对应的类别属性标签[L1,L2...LN],建立训练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6中,对步骤S1.5中创建的图像格式序列训练集合采用AlexNet网络模型作为架构进行训练,利用caffe框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数据转换;通过不断迭代的方式,使模型权重Loss值收敛到最优,得到充分训练的声音识别模型Model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弱监督声音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调用步骤S1.6中的声音识别模型ModelA对所拍摄的视频进行智能识别分类,确定视频中野生动物声音所属的动物种类;利用FFMPEG解码库将所得视频的音视频通道进行分离,获得相关的wav格式的音频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林信达(北京)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林信达(北京)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52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