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4992.4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胡坤煊;陈萌佳;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20;E04B1/21;E04C5/16;B28B2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套筒 连接 预制 拼装 钢筋混凝土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结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由预制构件进行端部对接组成,相邻预制构件的连接端侧四周均设有用以方便施工时拨移灌浆套筒位置的预留凹槽,预留凹槽上的灌浆套筒两端均与露出预留凹槽的主钢筋端部连接,预留凹槽上均设有后填混凝土层。现场浇筑工序少,现场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施工速度;模板可以重复使用,并且预制构件的耐久性会优于现浇构件,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使得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装配化,实现工厂工业化生产、现场直接拼装,具有现场施工湿作业少、施工周期短、构件质量有保证、经济环保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程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土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正向工厂化、标准化的“制造”方式转变。目前,我国极大部分的结构都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建造。随着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结构性能上不低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我国也制定相应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包括从结构设计到构件预制和现场施工等方面,基本思路是将现浇混凝土结构经过合理的拆分、工厂预制构件、现场拼装等环节。其中拆分有利于工厂预制,也要有利于现场拼装,且拼装后的结构要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要求。为此,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拆分及拼装连接方式,其连接方式直接影响到施工速度及结构安全性,更受到广泛的关注。
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更多的接缝,这些接缝的不仅直接决定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而且也影响着结构的耐久性及实用功能性。预制装配结构的连接方式需根据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烈度、施工、运输、拼装等因素综合考虑。根据国内外的试验研究及应用调研,通过几种连接构造的对比,考虑到国外既有经验的可靠度及国内理念接受度,国内采用的连接构造多选用灌浆套筒连接构造。将螺纹钢筋插入金属套筒内部,再灌注高强灌浆料拌合物,利用灌浆料凝结固化后与螺纹钢筋之间形成的粘结锚固传递应力而实现钢筋对接连接的方式,简称为套筒灌浆连接,可分为全灌浆套筒连接和半灌浆套筒连接。
现有的钢筋与套筒之间的连接通常是由竖向插入完成,施工技术难,在实际过程中,会出现套筒和插筋各自的位置测量结果符合要求,但拼接时依然安装不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结构,所述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由预制构件进行端部对接组成,相邻预制构件的连接端侧四周均设有用以方便施工时拨移灌浆套筒位置的预留凹槽,预留凹槽上的灌浆套筒两端均与露出预留凹槽的主钢筋端部连接,预留凹槽上均设有后填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预留凹槽均位于预制构件连接端侧内部的主钢筋侧面,相对接的预留凹槽需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预留凹槽两边完成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预制构件各面边缘在主钢筋位置处均设置预留凹槽,所述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截面任意一边上的两个预留凹槽边长总和应小于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梁截面边长的2/3。
优选的,所述灌浆套筒的内径大于筒内主钢筋的直径至少1.5cm;灌浆套筒内灌注有水泥浆填充层,水泥浆填充层为灌浆料或高强砂浆。
优选的,所述灌浆套筒长度小于单侧的预留凹槽长度,预留凹槽截面尺寸比灌浆套筒外径大至少3cm。
优选的,所述灌浆套筒设置进浆孔及出浆孔,出浆孔距离灌浆套筒端部不得大于3cm,同时出浆孔高于进浆孔。
优选的,相邻预制构件的相对主筋在接缝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灌浆套筒长度的1/3,确保灌浆套筒连接的作用,使相邻预制构件通过灌浆套筒连接形成一体共同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