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弹性聚氨酯薄膜的雾面亚光母粒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4667.8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振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3/34;C08J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800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弹性 聚氨酯 薄膜 亚光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生产一种热塑性弹性聚氨酯薄膜的雾面亚光母粒,属于TPU薄膜制备技术领域里所需用于调节薄膜雾面亚光效果的,该TPU雾面母粒包括下列原料:TPU、云母粉、钛酸脂偶联剂、润滑分散剂,各个原料之间的质量份数占比为:TPU 45‑55%、云母粉40‑50%、钛酸脂偶联剂1‑2%、润滑分散剂3‑4%;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母粒能使热塑性弹性聚氨酯薄膜有很好的雾面哑光效果,且拉伸不发白,且具有一定的透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聚氨酯薄膜的雾面亚光母粒。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又称热塑性聚氨酯橡胶,简称TPU,是一种(AB)n型嵌段线性聚合物,A为高分子量(1000-6000)的聚酯或聚醚,B为含2-12直链碳原子的二醇,AB链段间化学结构是二异氰酸酯。热塑性聚氨酯橡胶靠分子间氢键交联或大分子链间轻度交联,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这两种交联结构具有可逆性。在熔融状态或溶液状态分子间力减弱,而冷却或溶剂挥发之后又有强的分子间力连接在一起,恢复原有固体的性能。典型的TPU如氨纶等
TPU雾面剂是一种添加在TPU产品上能使产品表面达到雾面效果的一种添加剂.TPU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原料,TPU通过挤出机可以做出亮面或者雾面的产品,但是由于一些亮面的TPU原料,根本无法通过调机达到雾面的效果,所以雾面剂就孕育而生。
当前用于TPU制品的雾面剂,大都是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硅酸盐类无机物。还有就是添加与TPU不相溶的有机物,如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利用有机塑料原料与TPU原料的熔点差,结晶度差起到雾面效果。这些材料一种或几种复合配制都可以做出一定的雾面亚光效果,这些材料的一种或几种经过添加偶联剂,或包覆改性后的材料,这些改善后的材料与TPU相溶性力学性能雾度都有所提高,但是大多都影响TPU薄膜制品的透明度,并且是以分散状态存在薄膜中,所以,当TPU薄膜在受力拉伸的时候,分散在TPU中的不溶物会在力的作用下脱离TPU原料包覆状呈现明显发白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聚氨酯薄膜的雾面亚光母粒,添加到热塑性弹性聚氨酯原料中,可以生产出一种雾面哑光效果高,且拉伸不发白透明度好的热塑性弹性聚氨酯薄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塑性弹性聚氨酯功能母粒:“TPU雾面亚光母粒”,该包括包括下列原料:TPU、云母粉、钛酸脂偶联剂、润滑分散剂EBS,各个原料之间的质量份数占比为:TPU 45-55%、云母粉 40-50%、钛酸脂偶联剂 1-2%、润滑分散剂EBS 3-4%。
采用上述方案,其中合成云母粉不含杂质纯度高,且微观粒子呈透明片状,这些云母薄片片状粒子由于表面积大被熔化后的TPU原料包覆成膜状相互联接,当膜片受外力拉伸时,云母粒子会随TPU弹性拉伸力方向延伸,并不易与TPU原料分子发生脱离断裂,因此,加入云母粉的TPU薄膜在受力拉伸时,在拉伸时不易发白。
此外,,加入云母粉的TPU熔融体成膜后,在没有完全固化成型之前,TPU膜内云母片在受力情况下粒子会随力的方向平型错位多层排列,此法成型的TPU薄膜透射通量透过率Tt高,这种平行错位多层排列也增加了光的散射通量Td,由此可得到既有透明度,又有较高雾度的TPU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各个原料之间的最优配比为TPU 50%、云母粉 45%、钛酸脂偶联剂2%、润滑分散剂EBS 3%。
进一步的,所述TPU采用华峰3385A编号的TPU。
进一步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按质量份数比例添加TPU、云母粉、钛酸脂偶联剂、润滑分散剂EBS至密炼机中,得到胶料;
②将胶料放入双螺杆注塑机进行造粒,得到雾面亚光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振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振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6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