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砾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裂缝延伸跨尺度模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4465.3 | 申请日: | 202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易良平;张景强;李小刚;杨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知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26 | 代理人: | 房立普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砂砾 岩储层 水平 井段内多簇压裂 裂缝 延伸 尺度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砂砾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裂缝延伸跨尺度模拟方法,包括:收集参数;根据砾石分布控制方程组随机生成给定参数条件下的砾石参数;将砾石参数带入流动控制方程组求得裂缝内流体压力;利用多裂缝扩展缝间诱导应力计算控制方程组求得法向位移不连续量和切向位移不连续量;根据水力裂缝与砾石相物质平衡方程组进行判断;根据水力裂缝与砾石相交作用判断方程组求得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再通过多裂缝同应步扩展步长计算方程组求得裂缝的扩展步长及扩展方位角;输入不同的压裂施工参数,得到不同的裂缝延伸形态,从而获得最佳裂缝形态的压裂施工参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矿场尺度下砾石对水力裂缝延伸轨迹影响认识不清这一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砾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裂缝延伸跨尺度模拟方法,属于油气田增产改造领域。
背景技术
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技术已成为砂砾岩致密油气储层开发的主要手段,该类储层通过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才能实现商业化开采。
段内多簇压裂技术是指在水平井分段段长一定的情况下进行多簇(大于3簇)射孔,使得段内压裂裂缝条数增加,簇间距缩短,并利用多簇裂缝间诱导应力实现裂缝转向,增大储层改造体积,进而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如图1)。同时,采用段内多簇压裂可增大裂缝表面与储层基质的接触面积,缩短流体从基质到裂缝中的渗流距离,最终实现产量的提升。
针对砂砾岩储层,大多通过室内实验或数值模拟方法从厘米级尺度研究获得了穿砾、绕砾、嵌入、止砾等裂缝扩展模式,而目前对于矿场百米级尺度裂缝延伸模拟通常将裂缝单元处理为直线,但从厘米尺度发现砂砾岩储层裂缝扩展会产生弯折裂缝(如图2),导致矿场尺度下砾石对水力裂缝延伸轨迹的影响认识不清。即现有的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优化设计对砾岩压裂施工优化不能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砂砾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裂缝延伸跨尺度模拟方法,本发明通过综合应用位移不连续法、有限体积法、流体力学、断裂力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建立了考虑缝间应力干扰和簇间流量动态分配的砂砾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跨尺度裂缝延伸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砂砾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优化设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砂砾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裂缝延伸跨尺度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收集地质参数、完井参数、压裂参数;
步骤S20、将步骤S10中的各个参数带入砾石分布控制方程组随机生成给定参数条件下的砾石参数;
步骤S30、将砾石参数带入流动控制方程组求得裂缝内流体压力;
步骤S40、根据裂缝内流体压力求得各裂缝单元的净压力,再利用多裂缝扩展缝间诱导应力计算控制方程组求得对应每条裂缝裂尖单元的法向位移不连续量和切向位移不连续量,其法向位移不连续量即为裂缝宽度,并对裂缝宽度进行修正;
步骤S50、将裂缝宽度带入水力裂缝与砾石相物质平衡方程组进行判断,若不满足条件则重复步骤S20-S50,直到满足条件进行下一步;
步骤S60、将每条裂缝裂尖单元的法向位移不连续量和切向位移不连续量带入水力裂缝与砾石相交作用判断方程组求得裂缝尖端Ⅰ型应力强度因子、裂缝尖端Ⅱ型应力强度因子,并对裂缝尖端Ⅰ型应力强度因子、裂缝尖端Ⅱ型应力强度因子进行进行修正,以及判断裂缝是否扩展,以及裂缝在砂砾岩储层中的扩展模式;
步骤S70、再通过多裂缝同应步扩展步长计算方程组求得裂缝的扩展步长及扩展方位角;
步骤S80、输入不同的压裂施工参数,重复步骤S20-S70,得到不同的裂缝延伸形态,从而获得最佳裂缝形态的压裂施工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