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34087.9 | 申请日: | 2022-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4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邓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燕春 |
| 主分类号: | B65G33/24 | 分类号: | B65G33/24;B65G33/14;B65G41/00;B65G47/44 |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杨岭 |
| 地址: | 512229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电子机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涉及机械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与四个支撑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架、输送罩、电机及绞龙与底板连接,并且在输送罩底面内开设有多个下料口,以及设置固定板、丝杠、连接板、滑杆及下料板与输送罩连接,在使用该装置进行上料作业时,使用者将待上料的粉料经进料斗放入输送罩内然后通过开关控制电机工作带动绞龙旋转,此时利用绞龙的转动将输送罩内的粉料向上输送,解决了现有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对上料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现有上料装置不便于使用者对其内部进行检修和保养,以及并且现有上料装置不能对结块的物料进行处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生产速度,人们利用科技的发展,形成一系列流水线的加工生产过程,这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小时间上的差异,否则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物料投放是生产加工的第一步,是整个生产线的首要步骤,为了保证整个生产线的高速运行,避免人力投放物料引起的时间差,因此大部分自动化生产线都采用上料结构将原料运送至加工装置内部。
目前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1、现有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对上料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了现有装置的便捷性及适用性,同时现有上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其内部进行检修和保养;
2、并且现有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在对粉料这类物料进行上料时,在上料过程中上料装置对粉料的挤压容易导致粉料结块,并且现有上料装置不能对结块的物料进行处理,因此会对粉料物料后续的加工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对上料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了现有装置的便捷性及适用性,同时现有上料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其内部进行检修和保养,并且现有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在对粉料这类物料进行上料时,在上料过程中上料装置对粉料的挤压容易导致粉料结块,并且现有上料装置不能对结块的物料进行处理,因此会对粉料物料后续的加工产生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机构及电子机械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与四个支撑架的底面固定连接,前侧两个所述支撑架与后侧两个支撑架的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罩的前后侧面上,所述输送罩底面开设有多个下料口,多个所述下料口内均设置有密封板;
所述输送罩底面与下料板的右侧面搭接,所述下料板右侧面为斜面设置,所述下料板内开设有导流腔将左右侧面贯穿连通,所述输送罩上侧内壁内开设有检修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罩右侧面与固定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绞龙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绞龙左端光轴通过滚动轴承穿过密封罩右侧面并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在密封罩左侧内壁上,所述绞龙上设置的螺旋叶片与密封罩内壁贴合,所述电机输入端与开关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固定连接在前方右侧支撑架的前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腔前后侧内壁上通过滚动轴承分别与转动辊的前后两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辊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拨动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料板前后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前侧所述连接板内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螺纹孔一内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两端光轴通过滚动轴承分别活动连接在前侧两个固定板相对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后侧所述连接板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后侧两个固定板相对面上,四个所述固定板两两一对并并分别固定连接在输送罩前后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燕春,未经邓燕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4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肢血管彩超用下肢定位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