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冷散热网络的罩网渔船LED集鱼灯系统装置和构建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033417.2 申请日: 2022-01-12
公开(公告)号: CN114352961A 公开(公告)日: 2022-04-15
发明(设计)人: 张衡;韩海斌;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F21S4/28 分类号: F21S4/28;F21S9/00;F21V29/58;F21V29/51;F21V29/503;F21V21/00;F21V21/14;A01K79/00;F21W107/20;F21Y115/1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代理人: 田敏
地址: 20009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水冷 散热 网络 渔船 led 集鱼灯 系统 装置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网络的罩网渔船LED集鱼灯装置和构建方法,所述每组LED的功率采用3个400w的LED灯进行组合形成1组LED灯,所述LED灯的色温可调,设为4000k和5000k 2档,根据目标鱼种进行自由切换;所述单组LED集鱼灯两两并列组合,形成上下各3组LED集鱼灯的集合体;所述每组LED集鱼灯采用串联的水冷网络进行灯具的散热;水冷散热网络由冷海水在水管中循环流动构成,所述海水直接由船底的海水通过水泵抽取来获得;此种方法可有效解决大功率的集鱼灯系统的研发难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渔业企业节约燃油和降低碳排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海洋渔业渔业集鱼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水冷散热网络的罩网渔船LED集鱼灯系统装置和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罩网渔船俗称4支杆,主要分布在南沙群岛、印度洋海域,罩网船最近5年呈逐渐增加趋势,主捕鱿鱼,兼捕澳洲鲐等小型中上层鱼类。南沙海域作业季节是1~6月,印度洋为9月至第二年的5月。罩网采用的是集鱼灯诱集鱼群然后捕捞渔获物,每艘船的灯只数范围200-400只,约99%集鱼灯是采用金卤灯,功率为2kw~4kw,以空中灯为主,少量配有水下灯。每天夜晚6点开始亮灯,大约10点开始捕捞第一网,至第二天的凌晨5点结束,供开灯时间约10小时。

每船每天的灯光总功率为6000~9000kw,耗油约1吨,所以灯光渔业中集鱼灯的油耗占比是比较高的。传统金卤灯由于存在较多的缺点,故近些年来越来越多有LED集鱼灯的研发案例报道,但在罩网渔业中成功的案例为零。分析原因主要是单盏LED灯功率不高,大功率LED灯的散热问题不好解决影响寿命,而且在罩网渔业中集鱼灯的数量比较多且成本很高,一般渔船很难去尝试使用,故在灯光渔业中LED集鱼灯系统研发极为缓慢,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基于大功率、水冷散热网络的LED灯具研发以及应用到公海罩网等渔业的集鱼灯系统,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以解决大功率LED灯具的散热难题,并布置在罩网渔船进行灯光集鱼,达到节油燃油、降低能耗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水冷散热网络的罩网渔船LED集鱼灯系统装置和构建方法,能够解决大功率LED灯具的散热难题,并布置在罩网渔船进行灯光集鱼,达到节油燃油、降低能耗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水冷散热网络的罩网渔船LED集鱼灯系统装置和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罩网渔船主要是空中灯集鱼灯诱鱼的特点,且集鱼灯数量众多,为200~400个集鱼灯;所述集鱼灯总功率为600~1200kw,捕鱼效果较好;

(b)由于罩网船每个金卤灯平均功率为3kw,按照LED灯/金卤灯的光效比为1:2.5进行换算,所述每组LED的功率应为1200kw;

(c)由于LED的散热问题是大功率LED灯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故采用3个400w的LED灯进行组合形成1组LED灯,所述该组LED灯功率为1200w;

(d)所述每组LED灯有3个灯具外壳1、3个LED发光模组2和2个水管3构成;所述水管3分别连通上中下3个LED发光模组2;

(e)所述单盏LED发光模组2为400w,直径为10~12cm;所述LED发光模组2发光角度为160~180度;所述LED灯的色温可调,设为4000k和5000k 2档,根据目标鱼种进行自由切换;

(f)所述3个单盏LED发光模组2通过电缆5与驱动电源4相连;所述驱动电源为大功率特制电源,驱动电压为40伏特以下;

(g)所述单组LED集鱼灯两两并列组合,形成上下各3组LED集鱼灯的集合体;所述每组LED集鱼灯采用串联的水冷网络进行灯具的散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3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