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PLGA载药微球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30495.7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4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65;A61K47/34;A61P1/02;A61P31/04;A61J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徐春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lga 载药微球 制备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该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PLGA载药微球。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PLGA和负载药物的混合溶液;对所述PLGA和负载药物的混合溶液进行静电喷加工,得到加工混合物;以及从所述加工混合物中分离得到所需要的PLGA载药微球。结合说明书实施例部分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PLGA载药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相对于传统的PLGA载药微球,这种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PLGA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得到了提高。此外,这种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调控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接收溶液来提高PLGA载药微球的载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周炎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PLGA载药微球。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导致牙齿脱落的最主要病因,且经常与系统性疾病息息相关。其在2016年已被评为全球第11大流行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机械去除病原细菌膜。但机械去除会使牙齿根部产生刮痕。因此,清创后细菌的快速重新定植通常会导致易感患者的牙周炎复发[1,2]。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局部释放抗生素辅助治疗,例如将抗菌剂或抗炎剂直接注入牙周袋内[3]。目前,国内仍旧没有释药时间较长的牙周炎缓释系统。因此,一个具有长时间药物释放功能的牙周炎缓释系统可实现牙周炎的彻底治愈。
目前已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用于治疗牙周疾病的牙周袋内药物递送系统并获得长效的释药,包括较早研制出来的纤维,缓释棒,薄膜和注射用凝胶,以及较新的微/纳米颗粒系统和响应型凝胶系统等[4,5]。通常,与薄膜、缓释棒和纤维相比,可注射凝胶提供了更加快速简便的给药方式[6,7]。但由于凝胶释放药物时间有限,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复诊次数。释放时间的延长需要较高的凝胶粘度,而这会损害其流动性以及可注射性。相较于凝胶系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米粒子(PLGA载药微球)具有更显著的优势。作为局部释放的药物载体,PLGA载药微球可实现长效药物释放,较高的药物封装率,具备优越的可注射性,生物相容性和高生物利用度[8-9]。此外,微米粒子与纳米粒子相比细胞毒性相对较低。因此,PLGA载药微球成为了牙周炎药物释放的首要选择。
PLGA载药微球由于其可实现长时间释药得到了极高的关注,然而PLGA载药微球的载药量相对较低,因而不能满足需求。
[1]R.H.R,D.Dhamecha,S.Jagwani,M.Rao,K.Jadhav,S.Shaikh,L.Puzhankara,S.Jalalpure,Lo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iodontitis:Ascientific review,J Control Release 307(2019)393-409。
[2]A.George,P.A.Shah,P.S.Shrivastav,Natural biodegradable polymersbased nano-formulations for drug delivery:A review,Int J Pharmaceut 561(2019)244-264。
[3]M.H.Chi,M.L.Qi,A.Lan,P.Wang,M.D.Weir,M.A.Melo,X.L.Sun,B.Dong,C.Y.Li,J.L.Wu,L.Wang,H.H.K.Xu,Novel Bioactive and Therapeutic DentalPolymeric Materials to Inhibit Periodontal Pathogens and Biofilms,Int J MolSci 20(2)(2019)。
[4]R.G.S.Manjunath,A.Rana,Nanotechnology in Periodontal Management,Journal of Advanced Oral Research 6(1)(2015)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30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