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鹰嘴豆素A在促进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中的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029865.5 申请日: 2022-01-12
公开(公告)号: CN114052134A 公开(公告)日: 2022-02-18
发明(设计)人: 赵圣国;王加启;郑楠;张养东;李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K50/10 分类号: A23K50/10;A23K20/121
代理公司: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代理人: 余光军;霍雪梅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鹰嘴豆 促进 反刍动物 生产 性能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鹰嘴豆素A在促进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中的用途,包括:促进反刍动物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促进瘤胃微生物产气量、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提升反刍动物产奶量和产奶品质或降低反刍动物谷草转氨酶活性等。本发明发现鹰嘴豆素A能显著促进反刍动物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相比较氨基酸和尿素为调控靶标,以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为调控靶标,更有助于提升反刍动物能量利用率,促进泌乳和产肉等生产性能,也有助于维护反刍动物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鹰嘴豆素A在饲料中的新用途,尤其涉及鹰嘴豆素A在促进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的用途,属于鹰嘴豆素A在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新用途领域。

背景技术

反刍动物是肉、奶和毛的重要来源,对于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人民健康都有重要意义。营养代谢水平决定着反刍动物生产性能,而瘤胃是营养代谢的核心位置。在瘤胃,微生物发酵纤维素、淀粉和可溶性糖等碳水化合物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为机体提供能量,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是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的核心来源,对于促进反刍动物健康、提升产奶和增重等生产性能均具有重要意义。乙酸、丙酸和丁酸占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的90%以上,其中乙酸通过三羧酸循环产生ATP为动物提供能量,使动物保持高生产性能,是产能最大的挥发性脂肪酸,同时还是乳中乳脂肪合成的主要前体物。丙酸在肝脏中主要通过糖异生途径参与乳中乳糖的合成,因此丙酸的含量与乳糖含量呈正相关,反刍动物的产奶量也随着瘤胃中丙酸含量的升高而升高。瘤胃挥发性脂肪酸除了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以外,还通过瘤胃微生物参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为微生物蛋白提供碳架。瘤胃挥发性脂肪酸除了作为营养底物,还能作为调控因子控制机体基因的转录或表达,激活抗炎等细胞信号通路,对于肝脏、肾脏等机体健康维护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提高反刍动物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有助于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为动物生长、维持健康和泌乳等生产性能提升等提供营养底物和调控物质,对于牧场节本增效、健康高效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提取物饲料添加剂与传统的饲料添加剂相比,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可持续性等优势,具有多成分、多功能的特点,它的众多优势和特点是取代传统饲料添加剂的核心。天然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更能符合动物机体功能相互协调和整体统一的规律,作用更具有全面性,同时它多成分协同作用,使得其中某种特定成分含量较低,经炮制和加工后使其毒性(代谢毒性、致畸性、致癌和突变能力)进一步减弱或消除,对动物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不易产生抗药性,适合长期使用。天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均为天然产物,绝大多数是饲料固有的成分,在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中能被动物降解,在畜产品中残留量较少,也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安全性好。

鹰嘴豆素A是一种植物源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鹰嘴豆芽和红三叶草,而在红三叶草中含量最高,是鹰嘴豆素A提取的重要来源。相比较氨基酸和尿素为调控靶标,以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为调控靶标,将更有助于提升反刍动物能量利用率,促进泌乳和产肉等生产性能,也有助于维护反刍动物健康。迄今为止,未见鹰嘴豆素A在促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升或提升健康维护等方面的任何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鹰嘴豆素A在促进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或促进反刍动物肝脏健康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鹰嘴豆素A在促进反刍动物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或异戊酸。

本发明通过试验发现,将鹰嘴豆素A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可以促进反刍动物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提高了32.82%-39.32%,乙酸含量提高了31.71%-44.99%,丙酸含量提高了27.31%-37.23%。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鹰嘴豆素A在促进瘤胃微生物产气量或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试验发现,鹰嘴豆素A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能够显著提高瘤胃微生物产气量3.5倍,另外,鹰嘴豆素A能够显著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抑制率达到85.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