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防火用的紧急互锁隔离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9666.4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民;苗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联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97 | 代理人: | 袁慧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森林 防火 紧急 互锁 隔离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防火用的紧急互锁隔离带,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远离第二立柱的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U型座,U型座内固定安装有快速锁定机构,第二立柱远离第一立柱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插件,底座的顶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隔离带收卷轴,隔离带收卷轴外侧绕接有防火隔离带,隔离带收卷轴的下端贯穿底座顶部并依次与隔离带防风机构和固定机构相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行走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快速锁定机构、插件、隔离带防风机构和减震行走机构,能够将相邻的两个防火隔离带快速连接起来,能够将隔离带收卷轴和转盘迅速卡死,并且具有良好的防风效果,方便收卷防火隔离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森林防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防火用的紧急互锁隔离带。
背景技术
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当今森林火灾频繁发生,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防火隔离带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林火的蔓延,将道路、河流、防火林带、防火线等相互联结,新城对林火的阻隔,通过上述措施可将大片的林区分成若干小片,一旦发生林火,可将火场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现有的森林防火用隔离带,但一般的防火隔离带往往体积较大,质量较高,无法进行紧急快速的安装,且在森林中不便于车辆行驶,所以转运装配较为麻烦,难以有效的在大范围内设置隔离带,继而耽误灭火工作,无法有效的将火势进行隔离,实用性差,并且在大风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风助火势,导致防火隔离带容易被风吹偏或吹倒,进而造成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防火用的紧急互锁隔离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防火用的紧急互锁隔离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远离第二立柱的一侧上端固定安装有U型座,所述U型座内固定安装有快速锁定机构,所述第二立柱远离第一立柱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快速锁定机构相适配的插件,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隔离带收卷轴,所述隔离带收卷轴外侧绕接有防火隔离带,所述隔离带收卷轴的下端贯穿底座顶部并依次与隔离带防风机构和固定机构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减震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锁定机构包括一侧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呈“十”字型,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壁,所述弧形板的一端铰接有楔形卡块,另一端铰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弧形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套筒的端部固定有与第一滑块相适配的滑轨,所述第一滑块上铰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末端铰接有复位杆,所述壳体内侧竖直固定有挡板,所述复位杆的端部贯穿挡板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插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楔形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带防风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有圆形的底盘,所述底盘的内侧开设有锁槽,所述锁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隔离带收卷轴与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转盘沿周向铰接有若干个等距设置的卡爪,所述锁槽的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个与卡爪相适配的卡块,所述转盘的外壁沿周向固定有复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沿转盘表面周向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卡爪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贯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贯穿固定块并固定连接有凸柱,所述卡爪的端部开设有与凸柱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槽内壁与限位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