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镧系配位磷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9076.1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声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和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00 | 分类号: | C01B25/00;C01B25/02;C08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田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镧系配位磷烯 阻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镧系配位磷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惰性气氛下,将黑磷晶体与镧系物质混合球磨;步骤二、使用极性溶剂将步骤一的球磨产物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处理,收集上层悬浮液继续离心处理,然后收集下层沉淀物并干燥,即得所述镧系配位磷烯阻燃剂。本发明利用球磨黑磷晶体和镧系物质产生的高能量产生活性位点,一方面使黑磷晶体剥离成片层磷烯,另一方面使磷烯纳米片表面的孤对电子占据镧系金属的电子空轨道,形成配位作用,不仅提高了磷烯纳米片的空气稳定性,还赋予了阻燃剂良好的树脂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镧系配位磷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具有廉价质轻、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强、化学性能稳定、易加工成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光电通讯、机械重工、生物医药、国防军工、食品家电等各个领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其分子链中往往含有碳、氢等元素,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具有易燃的特点,对社会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改善高分子聚合物易燃烧的缺点,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科研单位对聚合物阻燃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目前,对于高分子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接枝或合成含有阻燃官能团或元素(如Cl、Br、N、P、Si或S等)的本征阻燃高分子;二是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复合材料。相比之下,添加阻燃剂法具有工艺简单、品种多样、效率可控等优点,成为当前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法。
阻燃剂按照组分不同,可分为无机阻燃剂、有机阻燃剂和无机/有机协同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主要包括磷烯阻燃剂、无机氧化物及其盐类物质,一般需要添加50%(质量分数)以上才能取得阻燃效果,并且大添加量会影响阻燃高分子材料的力学和机械性能。有机阻燃剂主要有卤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及离子液体类阻燃剂,具有阻燃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燃烧会释放有毒气体,限制了其应用。并且,氮系阻燃剂添加量大,会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硅系阻燃剂虽然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但是加工工艺非常复杂;离子液体类阻燃剂存在稳定性较差、易吸水潮解等问题,限制了其在潮湿环境中的应用。无机/有机协同阻燃剂,兼具了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优点,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获得优良的阻燃效率。但是这类阻燃剂存在添加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容易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研发一种低添加量、高阻燃效率的阻燃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当前阻燃领域研究的热点。
针对当前阻燃剂存在的各种问题,新的二维材料阻燃剂具有阻燃元素含量高、比表面积大、制备工艺简单、化学稳定性好、无毒无污染等优点,有望克服各类阻燃剂的不足,成为未来阻燃剂的发展方向。磷烯(BP)是继石墨烯之后的又一类二维材料,与石墨烯的制备过程类似,它是由黑磷晶体剥离而来,具有独特的褶皱结构和超高的热稳定性,可以有效抑制热的传递并在燃烧过程中隔绝氧气。然而,作为新生的二维材料阻燃剂,磷烯表面含有孤对电子,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引起自身的降解,这严重制约了磷烯在阻燃领域的应用。此外,磷烯与高分子基材相容性很差。因此,要提升磷烯的实际应用价值,首要条件就是提升其空气稳定性和树脂相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镧系配位磷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改善磷烯的空气稳定性和树脂相容性,使得能够较好的应用于阻燃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镧系配位磷烯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惰性气氛下,将黑磷晶体与镧系物质混合球磨;
步骤二、使用极性溶剂将步骤一的球磨产物转移至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处理,收集上层悬浮液继续离心处理,然后收集下层沉淀物并干燥,即得所述镧系配位磷烯阻燃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在惰性气氛下,将黑磷晶体与镧系物质加入到球磨罐中,以500-800rpm/min的转速球磨4-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和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和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9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干法脱硫灰用于矿渣微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茶叶种植的修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