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篮球背身对抗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27288.6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7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如飞;黄嘉伟;翁绍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如飞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倪越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篮球 对抗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篮球背身对抗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移座以及用于驱动滑移座滑移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滑移座上还设置有碰撞体,所述碰撞体上设置有用于感应人员靠近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第一驱动件通讯连接,所述碰撞体包括连接部和受力部,所述连接部与滑移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摆动缺口,所述受力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受力部与连接部于摆动缺口位置之间设置有抵触弹簧,所述受力部上设置有触动式开关,所述连接部上对应触动式开关所在位置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中滚动设置有滚珠。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进行对抗训练,具有较多变化,增加训练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篮球背身对抗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篮球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体育运动,在篮球比赛中双方队员在篮球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在将篮球投进对抗的篮筐内时,通过背身进攻到对方篮筐的底下将篮球送入框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得分手段。在背身进攻的过程中,对方的球员通常会通过强烈的身体对抗来限制进攻,达到防止球员进球的目的,但是在单人训练时,难以通过对抗的手段来磨砺进攻,降低单人训练的训练效果,而目前的对抗训练器具,功能较为单一,训练项目枯燥,训练缺乏变化,容易引起训练者的不耐感,降低训练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篮球背身对抗训练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进行对抗训练,具有较多变化,增加训练效果,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篮球背身对抗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移座以及用于驱动滑移座滑移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滑移座上还设置有碰撞体,所述碰撞体上设置有用于感应人员靠近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第一驱动件通讯连接,所述碰撞体包括连接部和受力部,所述连接部与滑移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摆动缺口,所述受力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受力部与连接部于摆动缺口位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复位连接部的抵触弹簧,所述受力部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在接受靠近信息时驱动滑移座滑动的触动式开关,所述连接部上对应触动式开关所在位置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中滚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抵触在触动式开关按钮上形成对触动式开关按钮的接通。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通过这种结构,在进行篮球背身动作训练时,尤其是背身对抗时,训练者通过自身背部倚靠并进行碰撞,由于受力部与连接部之间形成有摆动缺口,受力部受到碰撞,挤压复位弹簧向着摆动缺口的方向的摆动,从而模拟防守者的后退动作,从而在瞬间获得出手空间,进行翻身投篮训练或是转身脚步训练,同时在训练者碰撞受力部时,其作用力也会传递到连接部上,使得连接部上的滚珠在弧形槽中随机滚动,使得在受力部摆动抵触在连接部上时,使得触动式开关按钮有概率抵触在滚珠上,从而接通第一驱动件,在传感器感应到训练者再次靠近时,这里的靠近距离指的是非常接近,即将相接触,给第一驱动件发生一个工作指令,从而第一驱动件带动整个碰撞体滑移远离训练者,从而模拟篮球背身防守时常用的“撤椅子”动作中,从而避免训练者过度用力,锻炼训练者的自身控制能力,模拟实际比赛的背身防守,提高整体结构的训练效果,同时有效增加整体结构的变化,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对抗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触动式开关按钮呈长条弧形设置,所述弧形槽长于触动式开关按钮设置,所述触动式开关按钮宽度与弧形槽宽度相适配。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使得与滚珠的结构面积更大,可以更好的进行接触,提高接触的概率,同时接触也更为稳定,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更换触钮的形式对概率进行调整,提高整体结构的适配性,更为合理的满足训练要求,同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碰撞体受力部上还包覆设置有软垫,所述软垫与受力部之间设置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连通有鼓气泵,所述鼓气泵与传感器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如飞,未经杨如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7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