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25998.5 | 申请日: | 202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2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清;何慧;史梦柯;徐晗;纪丹丹;黄阳阳;何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5/337 | 分类号: | C08G65/337;A61K9/107;A61K41/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纳米 光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近红外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R为x+y=11,x、y均为正整数;
R1为n=11-227,n为正整数。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3、5或7。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II)所示的化合物与在醋酸和哌啶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
(2)将步骤(1)所述的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与叠氮化聚乙二醇在五水硫酸铜和抗坏血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发生反应,得到所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式(I)、(II)和(III)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x+y=11,x、y均为正整数;
R1为n=11-227,n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腈、甲苯、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哌啶和醋酸的摩尔比为1:3-6:10-20:10-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120℃;反应的时间为12-48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叠氮化聚乙二醇、五水硫酸铜和抗坏血酸钠的摩尔比为1:1-3:0.1-0.2:0.1-0.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60℃;反应的时间为12-24h。
9.一种纳米胶束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胶束溶液是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于水中经分子自组装形成的。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红外纳米光敏剂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胶束在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59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