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25680.7 | 申请日: | 202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1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张金瑞;张鸽;张文静;祁旸凡;赵瑾瑶;白璐;李田田;王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K45/06;A61K39/395;A61P35/00;C12Q1/68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1160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敲降 rbms1 试剂 制备 治疗 阴性 乳腺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敲降RBMS1基因可以通过抑制B4GALT1基因转录进而下调PD‑L1表达从而影响肿瘤中浸润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敏感性,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分型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三阴性乳腺癌作为乳腺肿瘤分子分型一种,由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呈阴性表达,所以一直没有很有效的靶标分子作为治疗策略,且大多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表现出有限的反应,尤其是当肿瘤缺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而无法刺激抗癌免疫。因此,明确可以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原性的合适靶标,将为提高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也称为B7-H1或CD274)是一种33kDa的I型跨膜蛋白,可与T细胞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结合,形成一种主要的免疫检查点,从而抑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效应子功能的激活、扩展和获得,并使癌细胞能够逃避T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过度表达也会介导嵌合抗原受体T(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细胞耗竭,这导致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靶向PD-L1/PD1轴可以重振肿瘤微环境中耗尽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和CAR-T细胞,为多种癌症提供有希望的治疗结果。然而,免疫检查点阻断单一疗法的反应率大多低于40%,并且大量患者对这种疗法反应不佳。因此,对新型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的研究将能够为新的组合策略提供潜在的目标,以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疗效。但目前缺少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联合癌症免疫疗法的潜力靶标分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敲降RBMS1基因能够增强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敏感性,实现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分型及治疗。
本发明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促进T细胞分泌CD8+中干扰素γ和/或颗粒酶B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下调PD-L1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下调B4GALT1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敏感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RBMS1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分型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药物,所述药物包括敲降RBMS1的试剂和免疫治疗用药物。
优选的是,所述免疫治疗用药物包括免疫治疗用抗体。
优选的是,所述免疫治疗用抗体包括CTLA-4抗体。
本发明提供了敲降RBMS1的试剂在制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敲降RBMS1基因可以通过抑制B4GALT1基因转录进而下调PD-L1表达从而影响肿瘤中浸润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敏感性,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分型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本发明提供了RBMS1的新用途,可以用于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是否适用免疫治疗,可作为免疫治疗方案中的联合抑制剂靶点、免疫抑制剂的潜在靶点,即提供了免疫疗法新靶点、还可用于制备抗肿瘤免疫药物检测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未经大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5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