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作物生根增产的调节剂药肥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5596.5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万琼芳;刘伟;王旭;刘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年年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3/6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梁月钊 |
地址: | 62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作物 生根 增产 调节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种植药肥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作物生根增产的调节剂药肥,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材料:复硝酚钠0.01%‑3%,尿素1.0%‑5.0%,硫酸铵1.0‑5.0%,磷酸一铵1.0‑5.0%,生物刺激素0.05%‑0.5%,中微量元素0.5‑5.0%,稳定剂0.5‑5.0%;余量为肥料填料。本发明由复硝酚钠与肥料及生物刺激素组合而成,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植株健壮,有效提高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具有“开胃作用”,唤醒作物需肥欲望,促进作物营养吸收能力,能促进作物快速返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药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作物生根增产的调节剂药肥。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施肥主要是用于补充植株生长所需营养元素,起到提高植株生长率、提高产量等作用;施药主要用于清除植株病虫害,保证植株不至于受到病害和虫害的干扰,在提高植株产量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施药、施肥采用农药、肥料单独施放的模式,工作繁琐且劳动强度大。对于农作物而言,其根系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其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通常农作物的根系越发达,其就可以从突然中吸收更多的养分,以供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提高产量。同时,发达的根系也能使得植株能够更好的抵御病虫害,避免植株倒伏。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手段提高农作物根系的发达程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作物生根增产的调节剂药肥,将化肥与农药混合合并,能够有效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施药工作强度,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植株的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促进作物生根增产的调节剂药肥,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材料:复硝酚钠0.01%-3%,尿素1.0%-5.0%,硫酸铵1.0-5.0%,磷酸一铵1.0-5.0%,生物刺激素0.05%-0.5%,中微量元素0.5-5.0%,稳定剂0.5-5.0%;余量为肥料填料。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材料:复硝酚钠2-3.0%,尿素2.0%-3.0%,硫酸铵2.0-3.0%,磷酸一铵2.0-3.0%,生物刺激素0.2%-0.3%,中微量元素1.0-2.0%,稳定剂2.0-3.0%;余量为肥料填料。
优选的,所述生物刺激素包括黄腐酸、腐殖酸、氨基酸、海藻多糖、花粉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镁、锌、硅、硼、铁、钼、硒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药肥的使用方法为,在作物栽种后,将本品均匀撒施于田中,每亩用量为2-10KG,用量根据土质营养状况酌情增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1、通过对药和肥进行合并处理,使得施药施肥工作可以合并进行,提高了种植效率,降低了种植过程中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2、由复硝酚钠与肥料及生物刺激素组合而成,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植株健壮,有效提高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3、本品具有“开胃作用”,唤醒作物需肥欲望,促进作物营养吸收能力,能促进作物快速返青。
4、通过加入Zn、Si等中微量元素,防止作物烂根、黄苗,增强抗病抗虫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的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及技术效果进行阐述,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采用药肥合并的配伍形式,农药部分采用有效成分为复硝酚钠的药剂,复硝酚钠激活植株需肥欲望,使进植株的根系快速生长,保证植株根系发达,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植株从土壤中汲取养分的能力,且对于植株抵御病虫害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年年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年年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5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