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智能移动采血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4899.5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4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葛俐俐;裘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B50/13;A61B90/96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范福涛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智能 移动 采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智能移动采血车,包括外形呈长方体形状的车体,所述车体的上侧内部分别设置有转动腔和出管腔,位于转动腔正下方的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封包腔,封包腔的上端通过下管口与转动腔底部连通,所述转动腔的上侧开设有进管口,所述进管口处转动设置有第二转盖,封包腔的下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一转盖,所述车体的前侧还分别设置有PLC控制器和用于对患者信息进行扫描读取的扫码组件;自动打标出管组件自动对试管进行打标,并导出到取管口便于护士取用,护士再次通过扫码组件扫描试管上的标签确认信息并采血,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对患者的检验诊断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智能移动采血车。
背景技术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传统的血常规检测都是到检查窗口进行抽血检测,但是对重症或者昏迷的病人,行动起卧不便,所以需要护士进入病房对病人进行采血。
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采血过程中,遇到病人意识不清且家属不在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对患者的信息进行采集核对;
2、无法自动对试管进行打标并导出取用,大大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延误对患者的诊断时间;
3、无法自动对采血后的试管进行密封打包储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体化智能移动采血车,欲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智能移动采血车,包括外形呈长方体形状的车体,所述车体的上侧内部分别设置有转动腔和出管腔,位于转动腔正下方的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封包腔,封包腔的上端通过下管口与转动腔底部连通,所述转动腔的上侧开设有进管口,所述进管口处转动设置有第二转盖,封包腔的下端开口并设置有第一转盖,所述车体的前侧还分别设置有PLC控制器和用于对患者信息进行扫描读取的扫码组件;
所述转动腔内设置有试管储放结构,试管储放结构用于通过进管口处收纳储放试管以及用于通过下管口将试管向下移动到封包腔内;
所述封包腔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包装膜进行传输的包装膜传输组件和用于将包装膜对试管进行包裹密封的封包组件;
所述出管腔内设置有自动打标出管组件,所述车体靠近出管腔内部底面的一侧设置有取管口,自动打标出管组件用于实现对试管的自动打标后移动到取管口;
所述车体的上侧可拆卸设置有托盘结构,所述车体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车体的外侧设置有储放抽屉。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车体可以通过下侧角处设置有的万向轮方便移动位置,从而便于护士等医务人员推动车体移动到患者病房进行采血,采血时,护士使用扫码组件扫描患者手腕处的腕带,腕带上有用于读取患者信息的电子标签或二维码,并将电信号传输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屏幕出现患者基本信息及采血医嘱,护士核对患者信息,PLC控制器的屏幕跳出对话框“是否需要采血”,护士确认后,自动打标出管组件对试管的自动打标后移动到取管口,护士从取管口将贴好患者信息标签的空试管取出,护士再次扫描试管上的标签确认信息并采血,采血后将试管通过进管口放入试管储放结构内,待全部采血后的试管放入后,试管储放结构将试管通过下管口将试管向下移动到封包腔内,封包组件和包装膜传输组件配合对试管进行密封打包储存,检验时,医务人员将打包后的试管打开第一转盖从封包腔内底部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4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