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24583.6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新苟 |
主分类号: | E04G21/20 | 分类号: | E04G21/20;B28C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红砖 砂浆 涂抹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砖砂浆涂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人们上料的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架、储料箱、第一支板、支杆等,底板顶部中间设有支架,底板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上部左侧之间设有用于对砂浆进行上料的储料箱,支架前后两侧的左侧下部均设有支杆。将适量的红砖放入装料框内,通过开启伺服电机,能够使输送带和隔料板发生间歇性转动,再通过推动推料板向后移动,能够使最下侧的红砖掉落在输送带上,从而通过输送带进行传送,进而方便人们上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砖砂浆涂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砌体主要由块材和砂浆组成,其中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将块材结合成整体,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及承受结构的各种荷载,红砖也叫粘土砖,一般适用于作墙体材料,红砖墙隔音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目前很多建筑施工都采用红砖砌墙,传统的红砖涂抹砂浆的方式是,通过瓦刀挖取砂浆,再手动涂抹到红砖上,操作麻烦。
专利申请CN212715998U,授权公告日为20210316,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包括平板车,所述平板车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砂浆桶,所述砂浆桶的底端设置有出料机构与固定座,且固定座设置于出料机构的前端,所述出料机构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抹平机构,所述抹平机构的底端设置有导板,且导板的后端通过螺丝与支撑板的外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导板。本发明便于快速涂抹砂浆,便于拿取红砖,具有砂浆抹平机构,通过在连接架的前端安装有刮片,使红砖从导板内抽出时,滚轮能够在红砖上滚动,刮片能够刮过红砖上的砂浆,使砂浆抹平。上述专利虽然能够方便人们对红砖上的砂浆抹平,但是期间需要人们持续手持红砖进行上料,长时间工作后,容易使得人们的手部酸痛,不方便人们后续进行上料。
因此,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方便人们上料的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在使用大部分现有的建筑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时,上料时需要持续手持红砖,不方便人们进行上料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人们上料的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一种建筑施工用红砖砂浆涂抹装置,包括有底板、支架、储料箱、第一转轴、螺纹叶片、旋转阀、第一齿轮、第一导杆、第一弹簧、滑动架、第一齿条、出料口、第一支板、支杆、运输机构、下料机构、抹平机构和手动推料机构,底板顶部中间设有支架,底板前后两侧的中部均设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上部左侧之间设有用于对砂浆进行上料的储料箱,支架前后两侧的左侧下部均设有支杆,支杆内侧上部均与储料箱连接,储料箱内侧下部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螺纹叶片,第一转轴下侧设有旋转阀,第一转轴上侧设有第一齿轮,储料箱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左侧之间设有滑动架,滑动架下部右侧的前后两侧与储料箱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均绕在同侧的第一导杆上,滑动架上部左侧前部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储料箱底部左侧设有用于砂浆出料的出料口,旋转阀挡住出料口,支架上部设有用于传送红砖的运输机构,底板顶部右侧前部设有用于对红砖进行上料的下料机构,底板左侧设有用于将砂浆压平的抹平机构,抹平机构上设有用于推动红砖移动的手动推料机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运输机构包括有第二转轴、输送带、隔料板、第二支板、伺服电机、转杆、扇形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斜行板、第三转轴、第一扭簧和转动板,支架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均设有传输轮,传输轮之间绕有输送带,输送带上间隔设有隔料板,底板顶部左侧前部设有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上部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杆,转杆后侧设有扇形齿轮,左侧的第二转轴前侧设有第二齿轮,扇形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支板内侧中部均设有第一斜行板,第一斜行板内侧左部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侧与同侧的第一斜行板之间均设有第一扭簧,第三转轴下侧均设有转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新苟,未经谢新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4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