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23487.X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婷婷;谢昌翰;高志坤;彭宽军;张方振;牛亚男;牛菁;孙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G09G3/00;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韩月琴;包莉莉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显示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曲率传感单元,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被配置为在显示模组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
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电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一极与所述曲率传感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一极连接,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背板的朝向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传感单元包括:
第一电极薄膜层,设于所述背板的一侧;
压电膜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压电膜层在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
第一金属层,设于所述压电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之间,所述平坦层上形成有连通孔,所述第一极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第一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传感单元包括:
第一电极薄膜层,设于所述背板的一侧;
压电膜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压电膜层在弯曲状态下产生对应的电信号;
绝缘遮光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薄膜层的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绝缘遮光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像素电极层,设于所述压电膜层和所述绝缘遮光层的远离所述第一电极薄膜层的一侧表面,且与所述压电膜层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设于所述绝缘遮光层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极薄膜层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极与所述像素电极层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膜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绝缘遮光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不存在交叠区域,所述绝缘遮光层的厚度与所述压电膜层的厚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极连接,所述金属走线用于在弯曲检测阶段传输所述曲率传感单元产生的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还用于在显示阶段向所述第二极传输数据电压。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1.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在显示阶段向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传输数据电压,以控制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所述控制模块在弯曲检测阶段通过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采集曲率传感单元产生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在显示阶段对向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传输的数据电压进行补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显示阶段的靠近所述弯曲检测阶段的一帧图像中,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传输的数据电压大于预设数据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348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骨伤的可调节夹板
- 下一篇:一种集尘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