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镭雕助剂及专用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20137.8 | 申请日: | 2022-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8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衍和;赖美英;丁双贺;黄毛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和琦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4;B29B7/26;B29B7/28;C08K3/22;C08K5/153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吱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8 | 代理人: | 王雨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助剂 专用 生产 设备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镭雕助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镭雕助剂及专用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为了解决随放置冷却时间的延长,改性阻燃剂的硬度逐渐变大,可塑性降低,影响后期的镭雕助剂搅拌合成时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耐高温镭雕助剂专用生产设备,包括有中部支架和风道输送单元等;中部支架的中侧连接风道输送单元。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改性阻燃剂的生产线,与镭雕助剂的生产线相合并,并通过在改性阻燃剂上粘附冷却液,保持改性阻燃剂的软化状态,并将其切粒后投入至镭雕助剂的合成部件中,实现在缩短镭雕助剂的原料合成和填载时间同时,减少对改性阻燃剂的打碎和混合时间,提高镭雕助剂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镭雕助剂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镭雕助剂及专用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镭雕助剂中重要的生产原料,改性阻燃剂是防止雕刻材料在进行镭射雕刻工作中,受高温下出现意外着火的有效成分,因此在镭雕助剂的生产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改性阻燃剂提高镭雕助剂的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用该镭雕助剂加工得到的雕刻材料的镭雕高应用性能。
在镭雕助剂的生产过程中,为避免改性阻燃剂表面残留的马来酸酐液体遇水分解,需要将挤出的改性阻燃剂表面液体烘干,并对改性阻燃剂进行切粒处理,将改性阻燃剂分切成阻燃颗粒,方便在后期的镭雕助剂搅拌合成工作中,阻燃颗粒能够与其余原料高效的相混合,由于生产得到的改性阻燃剂在完成烘干处理后,并且在从改性阻燃剂生产线转运至镭雕助剂的生产线过程中,随放置冷却时间的延长,改性阻燃剂的硬度逐渐变大,远不如刚从挤出机中挤出时的可塑性强,导致在后期镭雕助剂搅拌合成的工作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使用高速混合机,对改性阻燃剂进行打碎、以及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处理,影响镭雕助剂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随放置冷却时间的延长,改性阻燃剂的硬度逐渐变大,可塑性降低,影响后期的镭雕助剂搅拌合成时间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镭雕助剂及专用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镭雕助剂,按重量记数分为以下成分:
弱酸:50份;
改性阻燃剂:20份;
无机金属氧化物:10份;
滑石粉:1份;
抗氧剂:0.5份;
其中:改性阻燃剂的合成成分,按聚丙烯:氮元素改性阻燃剂:马来酸酐:
钛白粉,为60:5:3:0.5的重量记数比合成。
一种耐高温镭雕助剂专用生产设备,包括有液冷传送单元、风道输送单元、撕口切粒单元、左部底架、挤出机件、右部底架、搅拌机件、中部支架和顶部支架;左部底架的上侧固接有挤出机件;左部底架的右侧固接有右部底架;右部底架的左侧固接有搅拌机件;右部底架的上侧固接有中部支架;中部支架的上侧固接有顶部支架;左部底架与顶部支架之间连接有能够保持改性阻燃剂表面粘附有大量液体的液冷传送单元;中部支架的中侧连接有能够在保证改性阻燃剂处于潮湿状态下,风干改性阻燃剂表面水分的风道输送单元;风道输送单元连接搅拌机件;中部支架的上侧连接有能够分切改性阻燃剂颗粒,并撕裂改性阻燃剂表面的撕口切粒单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液冷传送单元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一电动辊体、第一传动轮、液冷盘、输料斜板和第二电动辊体;左部底架上侧的右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送辊;顶部支架上侧的左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辊;顶部支架上侧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动辊体;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和第一电动辊体的后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一传动轮;三个第一传动轮之间,绕设有同一根传动皮带;第一固定架和顶部支架之间,固接有液冷盘;顶部支架上侧的右部固接有输料斜板;顶部支架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电动辊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一电动辊体和第二电动辊体的外侧面,均开设有若干道传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和琦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和琦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20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