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019867.6 申请日: 2022-01-10
公开(公告)号: CN114195985A 公开(公告)日: 2022-03-18
发明(设计)人: 林益军;王立杰;习志威;周楚璐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G59/62 分类号: C08G59/62;C08L63/02;C08L63/0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聂午阳
地址: 410014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环氧树脂 灌浆 材料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和应用,所述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包括A、B两组分,使用时以质量比2:1‑5:1混合;按质量份数计,A组分包括环氧树脂30‑50份、活性稀释剂10‑30份、活性渗透剂15‑40份、偶联剂2‑6份、表面活性剂1‑8份;B组分包括酚醛胺55‑110份、固化促进剂5‑15份、渗透剂的活化剂1‑5份;所述活性渗透剂选自低毒低粘度羰基醛、低挥发性低粘度羰基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本申请所述环氧灌浆材料配方中,低粘度羰基醛、酮,与活性稀释剂、表面活性剂的互配使用,使得灌浆材料粘度最低至10cp,固液相界面张力低于4mN/m,接触角仅10°,可获得媲美于水分子的渗透效能,能够直接注入至渗透系数K≤10‑6cm/s的软弱基础或表观缝宽小于6um的微细裂隙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灌浆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结构补强灌浆材料和应用。

背景技术

历年来,我国一直在持续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仅水坝就超过八万座,数量位居世界之最。桥梁、隧洞、海港、高等级公路等在长期服役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难免出现渗水、腐蚀、强度衰减等耐久性问题,需要及时维护保养。环氧树脂因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在防腐堵漏、加固延寿等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将其配以稀释剂、硬化剂之后,利用泵送设备注入到地层或缝隙内渗透、扩散、充填并自行固化,使之与碎裂的基础“植根锚定”式粘接成一体,业界称之为“化学灌浆”。

早期的化学灌浆材料大多以“环氧-丙酮-糠醛”体系为主,价格相对便宜,但渗透和浸润能力有限,只能灌注到渗透系数K≥10-4cm/s或0.2mm以上宽度的裂纹中。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K≤10-6cm/s的软弱基础是化灌行业的“禁区”。同时,由于糠醛的易氧化和高毒性,对施工人员和环境存在较大负面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将糠醛作为涂料行业添加物。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研人员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渗透性更为优异的原料和配方,但对于K=(10-6~10-8)cm/s的低渗层或0.006mm以下宽度的细微裂纹而言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此外,目前环氧化灌材料仍多以脂肪族多元胺为主要固化剂,该类物质分子链短、粘度低、活性高、反应快、放热量大,容易引发白化现象,可能导致可操作时间、固化物韧性及强度(尤其是低温下的湿粘接强度)的急剧下降。

比如公布号为CN10462899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渗透突变型灌浆材料,该发明采用酮亚胺和酚醛胺作为固化剂,由于酮亚胺需要先与水反应产生活泼氢,而后方可与环氧缩聚,低温下固化速率明显慢于曼尼期碱,这使得该灌浆料操作期长达1080min,施工结束后24h仍不能固结(粘度低于1400mpa.s),最高湿粘接强度也仅2.9Mpa。超长时间未固化不仅影响修复质量,还可能导致灌浆料从原裂缝中二次渗漏流失。此外,该专利在配制组分A的过程中,糠醛、丙酮已经被激活并生成缩聚体,其粘度相应增加,对环氧树脂的稀释降粘效果将大为减弱;配制温度高达40-70℃,且含有高活性、可引发环氧结构开环的小分子羟基,加之已活化的醛酮体系,也存在与环氧树脂进一步交联的潜在风险,故A组分存储期很可能过短,甚至可能需要现配现用。而糠醛、丙酮的选用也势必对环境和作业人员产生一定毒害。

总体来说,现阶段环氧灌浆料相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使用的“中化798”系列,技术和产品上已经更新换代,但仍面临着渗透性偏低、毒性大、固结强度有限、低温或水下不宜施工等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平和、放热量小、可在水下及低温环境固化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和应用,避开传统高挥发、高毒性的“丙酮-糠醛”体系,同时保证优异的渗透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所述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包括A、B两组分,使用时以质量比2:1-5:1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9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