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胎压侦测器封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18627.4 | 申请日: | 2022-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豪;林士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9/10 | 分类号: | B29C39/10;B29C39/24;B29C39/26;B29B11/04;G01L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侦测 封装 方法 | ||
一种胎压侦测器封装方法,包括有置入步骤、灌注步骤以及硬化步骤,将感测模块置入于模具内定位后,注入混合胶料于模具内并包覆感测模块待其硬化形成外壳部分,而得以从外型模具取出由外壳部分包覆感测模块的胎压侦测器,如此能简化以往组装方式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与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封装方法,特别是指应用于胎压侦测器的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需要轮胎承载车体重量与地面接触,行驶过程中轮胎相对地面摩擦接触提供车辆行进、转弯、煞车减速、吸收路面冲击等作用,前述作用需要良好状态的轮胎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轮胎的形状与刚性是开发时由厂商业者所设计决定,然而正确轮胎压力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维持轮胎形状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轮胎内的空气会由微小缝隙或气嘴的部位微量泄漏而逐渐减少,或是轮胎遭受异物穿刺产生破洞发生轮胎漏气,因此车辆行驶前需要检查轮胎压力,若有不足车辆规范轮胎压力值时则是需要对轮胎补充损失的部分,达到合乎规范的轮胎压力。
为了可以判断以及随时监控轮胎胎压已有开发出相当多胎压侦测辅助系统(TPMS),可以量测轮胎内的气压、温度,随时可供驾驶获得轮胎压力与温度。目前常见有安装在轮胎内部的胎内式以及安装于气嘴的胎外式。传统胎内式胎压传感器是借由外壳将感测传输模块包覆保护。
然而,前述制作胎压传感器需要透过制作外壳的模具,透过射出成型技术先制作出外壳后,再将前述感测传输模块透过螺丝、铆接、卡扣等技术安装于外壳内,且需要气密垫圈位于感测传输模块与外壳之间,防止水气进入感测传输模块的感测压力的电路。此外,前述的外壳通常是采用两个壳体对接密封前述感测传输模块,或是一个底壳配合一个封盖对接密封前述感测传输模块。可知前述胎内式胎压传感器在组装方式相当繁琐,需要多项组装工艺与步骤,导致生产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胎压侦测器封装方法,将感测模块置入于模具内定位后,模具内注入混合胶料且包覆感测模块待硬化形成外壳部分,而得以从外型模具取出由外壳部分包覆感测模块的胎压侦测器,如此能简化以往组装方式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与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胎压侦测器封装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置入步骤,将一感测模块放入一外型模具的一模穴内,并由模穴内一定位部分限制定位该感测模块而无法于该模穴的横向以及该模穴的底部方向位移;灌注步骤,将一混合胶料注入于前述模穴内,前述混合胶料包覆该感测模块的表面并充填于前述模穴,借以构成包覆于该感测模块表面外的一外壳部分;以及硬化步骤,待前述外壳部分硬化后其与该感测模块构成一体连接的一胎压侦测器,最后得以从模穴取出。
本发明另一种胎压侦测器封装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预组步骤,将一感测模块与一框架集合构成一内置部分,且前述内置部分具有数道流道;置入步骤,前述内置部分放入一外型模具的一模穴内,并由模穴内一定位部分限制定位该内置部分而无法于该模穴的横向以及该模穴的底部方向位移;灌注步骤,将一混合胶料注入于前述模穴内,前述混合胶料部分经由该数道流道朝向该模穴的底部方向流动,又前述混合胶料部分包覆于该内置部分的表面并充填于前述模穴,借以构成包覆于该内置部分表面的一外壳部分;以及硬化步骤,待前述外壳部分硬化后其与该内置部分构成一体连接的一胎压侦测器,最后得以从模穴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感测模块置入于模具内定位后,模具内注入混合胶料且包覆感测模块待硬化形成外壳部分,而得以从外型模具取出由外壳部分包覆感测模块的胎压侦测器,如此能简化以往组装方式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与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胎压侦测器封装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置入步骤至硬化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的步骤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