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18378.9 | 申请日: | 2022-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8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阮建伟;章燕;何玉梅;朱华良;章文天;盛芳;阮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B01D29/60;B01D29/64;B01D29/94;B01D35/30 |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鸿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3 | 代理人: | 马鸿杰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过滤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导向筒以及滤板,导向筒底部连通设置有储渣腔,导向筒内设置有刮渣组件,刮渣组件包括导向座、刮环、承压筒以及驱动杆,导向座上设有轴向通孔,承压筒一端固定于导向座上并开口,承压筒另一端可滑动的穿出储渣腔且封闭,导向座下方设有第一弹簧,出液管道上设置有出液阀,出液阀的阀芯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上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有齿轮,驱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导向筒顶部具有与导向座紧密贴合的密封筒部。这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能够在滤板流通率降低时自动清除滤板上粘附的固态物,无需人工拆开过滤器进行清理,降低了管理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特别是用于化工污水处理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用于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的常用设备,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常需要用到过滤器将污水中的固态物分离,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与污水液体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过滤器一般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含滤板,过滤组件将进液口与出液口分离,在过滤的过程中,污水从进液口进液经过滤板从出液口出液,通过滤板将固态物分离与液体分离。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常有固态物会粘在滤板上,导致滤板的流通率在过滤过程中会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定时的拆开过滤器对滤板进行清理或更换,不仅降低了过滤的效率,而且需要指派专人管理和清理过滤器,耗费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这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能够在滤板流通率降低时自动清除滤板上粘附的固态物,无需人工拆开过滤器进行清理,降低了管理和人力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将所述壳体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出液腔连接有出液管道,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导向筒以及分布于所述导向筒侧壁的滤板,所述导向筒底部连通设置有储渣腔,所述导向筒内设置有刮渣组件,所述刮渣组件包括导向座、刮环、承压筒以及驱动杆,所述导向座上设有轴向通孔,所述承压筒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座上并开口,所述承压筒另一端可滑动的穿出所述储渣腔且封闭,所述导向座下方设有将导向座弹向所述导向筒顶部的第一弹簧,所述刮环设置于所述导向座上,所述驱动杆连接于所述承压筒外端,所述出液管道上设置有出液阀,所述出液阀的阀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有齿轮,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导向筒顶部具有与所述导向座紧密贴合的密封筒部,所述导向座下滑出所述密封筒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关闭所述出液阀,所述导向座下滑刮除滤渣直至所述第二齿条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开启所述出液阀。这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水泵向进液腔内泵入污水,污水经过滤组件过滤,固态物被留在进液腔内,水由出液管道经出液阀排出。在过滤过程中,滤板上粘附物会逐渐增加,滤板流通率会逐渐降低,进液腔内压力会逐渐增大,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承压筒外端面受压增加使得刮渣组件整体下移,在下移的过程中,起初导向座在密封筒部内下移,在该位置下移过程中第一齿条带动齿轮转动将出液阀完全关闭,此时进液腔内压力进一步增大,且液体不会再经过滤板,刮渣组件整体下移,在下移过程中刮环将滤板上的粘附的固态物刮除落入到储渣腔内,直到第二齿条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开启所述出液阀,出液管道正常出液,上方被刮干净的滤板也正常过滤污水,进液腔内压力显著减小,刮渣组件整体由第一弹簧推动复位,在刮渣组件复位过程中,由于齿轮与驱动轴是通过单向轴承连接的,因此驱动轴不会转动,即完成自动排渣。这种自动排渣的过滤器能够在滤板流通率降低时自动清除滤板上粘附的固态物,无需人工拆开过滤器进行清理,降低了管理和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8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