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7838.6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2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蔺南阳;刘涛;刘创;卢梓玥;蔺继强;杨卫军;朱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邦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6;F24F11/52;F24F11/64;F24F11/72;F24F1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谢欢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工程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包括:排烟外壳,排烟外壳包括:排烟通道、冷却壳、排烟管、水箱和冷却管,排烟通道套设在排烟外壳内部,在排烟通道靠近顶端处设置挡圈,挡圈为漏斗状,且倒置设置在排烟通道中,挡圈的斜面和排烟通道的内壁形成集水的凹槽,在排烟通道靠近进风的一端设置第一排烟机,冷却壳套设在排烟外壳和排烟通道之间,底部设置喷淋板;冷却壳内集有冷却液,排烟管通过在冷却壳中盘列,对其内部的烟气冷却,冷却后的烟气从排烟管的一端排出室外;水箱设置在排烟外壳的顶端,向挡圈和排烟通道内壁形成的凹槽内注水,本发明可对烟气进行降温处理,不仅降温效果好,降温过程中还不会增加烟气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仓库、工厂、商场、住宅内由于物品在燃烧导致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浓烟中含有极多的有害气体,当人体吸入浓烟后,会发生头晕、中毒甚至昏迷,导致不能及时逃离火灾现场,所以,及时排出火灾现场的浓烟极其重要,现有一种自动排烟装置,在火灾发生后,产生浓烟后,自动检测浓烟的浓度和发散量,当浓烟浓度超出阙值后,发出警报,并控制风机不断的抽取浓烟,减少现场的浓烟量,给人们提供较多的逃生时间。
目前的自动排烟装置大多只能直接将浓烟进行抽取,但浓烟的温度较高,可达到200-400摄氏度,温度极高的烟气直接被吸入排烟装置,导致排烟装置内部温度骤升,散热压力骤增,设备过热导致出现故障,无法继续排出浓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自动排烟装置并不能很有效的对烟雾进行降温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防工程用自动排烟装置,包括:排烟外壳,所述排烟外壳包括:排烟通道,套设在所述排烟外壳内部,在所述排烟通道靠近顶端处设置挡圈,所述挡圈为漏斗状,且倒置设置在排烟通道中,在所述排烟通道靠近进风的一端设置第一排烟机;冷却壳,套设在所述排烟外壳和排烟通道之间,底部设置喷淋板;排烟管,通过在冷却壳中盘列,对其内部的烟气冷却;水箱,设置在所述排烟外壳的顶端,通过水箱注水端连通外部水源,通过水箱出水端连通排烟通道内,并向挡圈和排烟通道内壁形成的凹槽内注水;冷却管,一端连通在所述排烟通道位于所述凹槽位置的内壁上,另一端连接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套设在所述排烟管上,且所述环形管的底部开设出水环。
进一步的,第一排烟机和所述挡圈之间设置用于给第一排烟机和排烟通道内部降温的第二排烟机,在所述排烟通道的顶端设置冷却箱,所述水箱出水端位于所述冷却箱的内侧,所述冷却箱的底部设置冷却箱出水口,用于向挡圈和排烟通道内壁形成的凹槽内注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烟机包括:驱动轴,一端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一个密封盒中,位于所述冷却箱中;多个排烟扇叶,每个所述排烟扇叶的顶部开设槽道;套管,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排烟扇叶贯穿出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连接套管进水口,所述套管进水口位于所述冷却箱中,所述套管和所述套管进水口的周侧均开设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烟机设置在排烟通道靠近底端的排烟腔内,包括:多个隔板、吸烟管和导烟管,所述隔板形状为环形,套设在所述第一排烟机的轴上,每个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设置挡板,每两个挡板之间形成导烟槽,所述吸烟管一端贯穿出排烟外壳的侧面,另一端连通在所述排烟腔的一侧底部,所述导烟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烟腔的顶部,另一端位于排烟通道内部,所述第一排烟机和第二排烟机之间通过驱动机构相互协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二排烟机的驱动轴底端;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上;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轴上设置第一排烟机。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的进烟口连通在所述挡圈的上方位置,所述排烟管的中间段位于冷却壳的中部和底部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排烟管的出烟口延伸出所述冷却壳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邦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邦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7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