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6357.3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4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 | 分类号: | A63B23/03;A63B21/005;A63B21/02;A63B21/06;A63B24/00;A61C17/06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面部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头部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底部设有用于对患者口腔颌面部肌力进行康复训练的训练板,所述头部固定带两侧均设有调节机构,且两个调节机构底端之间连接有防护壳,所述训练板位于防护壳靠近头部固定带的一侧,所述防护壳上设有用于对训练板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此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有的收集检测装置,从而不仅能够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在进行训练时,起到对其嘴部产生的口水进行收集的作用,便于患者进行抿嘴训练,且在训练的同时,根据其产生的口水量,实现对接触壳两侧的训练重量可以根据儿童产生唾液的程度进行精准调节,进一步的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用来进食、呈现表情和说话的重要器官。有些患者由于脑损伤或面神经损伤,常会引起颌面部肌肉力量不足或一侧麻痹,表现为双唇闭合不全、流涎、说话不清或一侧嘴角拉向对侧(嘴歪)等症状,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口腔颌面部肌肉的康复训练。
目前,现有的患者在进行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时,通常会使用训练板对进行辅助训练,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进行训练时,其在护士的指导下,使用嘴唇抿住训练板,护士则定时在训练板的两端增加积木,用于增加训练板的训练难度,然而针对于不同的儿童患者,护士无法精准的判断患者的颌面部肌力锻炼程度,导致年龄较小的患者无法得到很好的康复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颌面部肌力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头部固定带,所述头部固定带底部设有用于对患者口腔颌面部肌力进行康复训练的训练板,所述头部固定带两侧均设有调节机构,且两个调节机构底端之间连接有防护壳,所述训练板位于防护壳靠近头部固定带的一侧,所述防护壳上设有用于对训练板进行连接的连接机构;
所述训练板包括接触壳,所述接触壳顶端安装有接触盖,所述接触壳底部且远离防护壳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接触壳内部设有用于对患者训练时产生的口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检测装置;
所述接触壳的两端设有重量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收集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第一吸水海绵,所述第一吸水海绵上且位于接触壳内部设有第二吸水海绵;
所述接触壳内部且位于第二吸水海绵外侧设有两个导向限位条,两个所述导向限位条之间设有弹性推动件;
所述导向限位条上等距离设有多个呈斜形状开口,两个所述导向限位条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检测件,通过设有的收集检测装置,从而实现对患者在训练时产生的唾液进行收集以及检测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推动件包括一端与接触壳内壁固定连接的多个弹性片,且多个弹性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位于两个导向限位条之间,且推动板与第二吸水海绵接触,通过设有的弹性推动件,从而对第二吸水海绵膨胀时进行推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设置在导向限位条外侧的固定条,且固定条与导向限位条之间形成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内部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上连接有检测板,且检测板外侧与检测腔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板上设有第三吸水海绵,通过设有的检测件,从而实现对患者训练时产生的唾液进行检测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重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接触壳内部一端的密封壳,所述密封壳内部的底端设有电磁铁,且电磁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顶端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密封壳内部设有对铁块进行导向的限位件,通过设有的重量调节装置,从而实现对训练板两侧的重量进行调节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市中心医院,未经许昌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6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