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泥土的生产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5218.9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勇 |
主分类号: | B28C7/00 | 分类号: | B28C7/00;B02C23/08;C04B20/0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92 | 代理人: | 黄秋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再生 泥土 生产 系统 计算机 储存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泥土的生产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还包括将所述建筑垃圾的废弃石料进行回收的回收模块,对所述废弃石料进行泥沙抖除以获得建筑石料的抖除模块,将所述抖除模块处理获得的所述建筑石料进行粉碎处理的粉碎模块,将所述粉碎模块粉碎处理获得的石料进行不同筛目的分级筛分以获得再生细石料和再生粗石料的粉筛模块,分别接收经过所述粉筛模块处理的各等级的再生细石料和再生粗石料的接收模块、和将所述再生细石料、所述再生粗石料、纤维、水溶液和凝胶材料作为原料进一步获得再生混凝土的再生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废弃石料进行有效处理后进一步有效生产优质的再生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泥土的生产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一种多组分混合物,除废混凝土、废砖瓦等无机硬质组分外,还含有废木材、废沥青、废金属、废塑料等组分。建筑垃圾须在实现各组分有效分离的基础上,分别加以利用:废金属可用于钢铁冶炼;废木材、废塑料等可燃物可用于焚烧发电;渣土可用于绿化、回填等;废混凝土、废砖瓦等主要成分,经加工可生产一定级配的颗粒——再生骨料,可替代天然砂石骨料用于再生混凝土、再生干混砂浆、再生无机混合料、再生混凝土制品等绿色建材的生产,从而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
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KR100631387B1、KR101741615B1、WO2014110845A1和CN105461249B,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生产系统及设备,建筑垃圾经多级破碎筛分,底层筛下料制备路基材料,筛间料通过光电色选高效分离制得砖骨料和砼骨料,砖骨料制备再生轻骨料,砼骨料经强化保水制备再生粗骨料。本发明利用建筑垃圾不同组分之间的光学性质差异,实现建筑垃圾中砖、砼骨料的高效分离,保证了再生轻骨料、再生粗骨料的纯度,避免了组分混杂导致的吸水率大、强度低等缺点,大幅提升再生建筑材料的质量;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制备的再生建筑材料纯度高、质量稳定、生产成本低、附加值高。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对建筑垃圾的利用效率差、以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并进一步加工生产为再生混凝土的产品的强度差且不具有实用性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泥土的生产系统及计算机储存介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泥土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包括将所述建筑垃圾的废弃石料进行回收的回收模块,对所述废弃石料进行泥沙抖除以获得建筑石料的抖除模块,将所述抖除模块处理获得的所述建筑石料进行粉碎处理的粉碎模块,将所述粉碎模块粉碎处理获得的石料进行不同筛目的分级筛分以获得再生细石料和再生粗石料的粉筛模块,分别接收经过所述粉筛模块处理的各等级的再生细石料和再生粗石料的接收模块、和将所述再生细石料、所述再生粗石料、纤维、水溶液和凝胶材料作为原料进一步获得再生混凝土的再生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模块包括接收所述再生细石料、再生粗石料、纤维、水溶液和凝胶材料的混合罐、和设置于所述混合罐内对所述混合罐内的搅拌单元,所述回收模块包括对所述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存放的存放皿、设置于所述存放皿的底部的出料口、和将所述存放皿中的预定量的所述废弃石料转移至所述抖除模块进行灰尘抖除处理的物料传送机,所述抖除模块包括第一腔室、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每次接收预定重量的所述建筑垃圾的活动皿、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活动皿的皿壁上的筛孔、围绕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壁以对所述活动皿的中部进行高压气流通入且在所述活动皿的侧皿壁产生负压的辅助单元、和驱动所述活动皿进行振动以将附着于所述废弃石料的灰尘泥土进行抖除的振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勇,未经孙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5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