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4441.1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9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鲁国希;陆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90 | 分类号: | H02J50/90;H02J50/40;H02J50/12;H02J50/2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设备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发射装置控制主发射线圈(L0)与接收线圈(C)匹配,并测量主发射线圈(L0)与接收线圈(C)之间的互感值M0,并比较互感值M0与第一对准互感最小值M0min,当M0≥M0min时进入步骤2;当M0<M0min时,移动接收装置,重新定位;
步骤2:发射装置控制多个子线圈依次与接收线圈(C)匹配,并测量每个子线圈与接收线圈(C)之间的互感值Mn,并将每个互感值Mn与第二对准互感最小值Mnmin比较,当Mn≥Mnmin时,对应的子线圈为工作子线圈;
步骤3:开始无线充电,控制主发射线圈(L0)和工作子线圈同时与接收线圈(C)工作;且主发射线圈(L0)的工作电流大于工作子线圈的工作电流;
其中,所述子线圈围绕在所述主发射线圈(L0)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选取互感值Mn中的最大值Mnmax,比较最大值Mnmax与第二对准互感最小值Mnmin,当Mnmax≥Mnmin时,对应的子线圈为工作子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全部所述子线圈依次编号,其中单数号的子线圈组成第一辅线圈组(BL1);双数号的子线圈组成第二辅线圈组(BL2);
在步骤2中,在第一辅线圈组(BL1)中,选取互感值Mn中的最大值M单max,在第二辅线圈组(BL2)中,选取互感值Mn中的最大值M双max;
比较M单max与第三对准互感最小值M单min,当M单max≥M单min时,对应的子线圈为工作子线圈;
比较M双max与第四对准互感最小值M双min,当M双max≥M双min时,对应的子线圈为工作子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无线充电时,所述主发射线圈(L0)的输出电压与工作子线圈的输出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负载变化导致输出电压(UL)变化时,或系统对输出电压(UL)的需求发生改变时,控制器对相位差Φ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发射线圈(L0)的输出电压为Uscos(ωt),其中Us为设备的直流输入电压;
当有一个工作子线圈工作时,该工作子线圈的输出电压为Uscos(ωt+Φ);
当有两个工作子线圈工作时,这两个工作子线圈的输出电压分别为Uscos(ωt+Φ)和Uscos(ωt+2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发射线圈(L0)与接收线圈(C)之间的互感值M0的计算方法为:
j表示计算项为虚部;Lf是接收装置匹配电路(31)的补偿电感的电感值;CR是接收装置匹配电路(31)的补偿电容的电容值;Cf是接收装置匹配电路(31)的另一个补偿电容的电容值;LR是接收装置的接收线圈(C)的电感值;ω是无线充电系统谐振频率;I0是主发射线圈(L0)的输入电流;IR是接收装置匹配电路(31)的输出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44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