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14427.1 | 申请日: | 202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袁利康;王兴伟;周洲;王梅甫;周旭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M5/00 | 分类号: | B60M5/00;B29C70/42;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龙懿敏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绝缘 支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架,包括支座、支撑杆、加强板筋和安装座,支撑杆的下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加强板筋设置在支座与安装座之间,且加强板筋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加强板筋包括主板筋和侧板筋,主板筋在长度方向上伸出支撑杆,侧板筋在宽度方向上伸出支撑杆。本发明根据产品实际应用工况将承载位置、过渡位置和安装位置优化设计成固定端、加强段和安装端三段式结构。通过大厚度产品模压成型方法制作出内部固化均匀、材料紧实度高的新型绝缘支架产品。能满足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高绝缘性能要求,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维护时间,从而降低了全寿命周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绝缘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大城市对轨道交通行业不同制式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电线路的绝缘性能、承载性能、耐候性能要求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这也大大提升了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可靠性。
目前,供电系统主要采用供电轨供电和接触网供电等主流方式,供电轨受流配套使用的绝缘支架一般采用复合材料产品,在提供支撑的同时满足绝缘防护要求。传统的供电轨绝缘支架一般适用的供电电压有限,产品耐候性能不佳,安装在户外环境易老化,整体使用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供电轨绝缘支架产品有较大提升空间。
通过国内检索发现以下专利与本发明有相似之处:
申请号为CN201020580307.0,名称为“三相交流供电接触轨绝缘支架”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交流供电接触轨绝缘支架,其本体(1)的一侧具有接触轨支座I(2)、接触轨支座II(3)及接触轨支座III(4),另一侧具有接触轨支座IV(5)及接触轨支座V(6),且接触轨支座I(2)、接触轨支座II(3)及接触轨支座III(4)分别位于本体(1)的顶端、中部和底部;接触轨支座IV(5)及接触轨支座V(6)分别位于本体(1)的中部和底部。本实用新型合理布置了五个接触轨支座的位置,解决了五根接触轨空间位置固定问题,同时保证了三项交流供电轨之间的电气绝缘,且采用绝缘热固型材料模压一次成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便于现场安装调试和维修。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布置了五个接触轨支座的位置,解决了五根接触轨空间位置固定问题,实现了三相交流供电轨之间的电气绝缘。该技术方案主要考虑解决了五根接触轨的空间布置,绝缘支架沿线路方向等厚度,难以满足高承载性能。
另外,与本发明申请相关的专利文件还有:
专利CN201510606549.X公开的是一种地铁第三轨绝缘支架,包括绝缘扣件、托架和底座,各部件为螺栓连接,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其装配式结构无法在小安装空间实现,易产生限界问题。
专利CN201410116103.4公开的是一种磁浮交通接触轨整体绝缘支架,其结构包括滑道槽、支架上部、支架下部等,安装时需要通过滑道槽调节水平和垂直位置,安装和运营维护效率较低。
专利CN201620590062.7公开的是一种低道床接触轨绝缘支架,包括底部和侧部,为避免超限界问题侧部设计成多段式结构,导致产品结构复杂,重量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针对目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对绝缘性能和承载能力的高标准要求,提出了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架来显著提高产品的承载性能和绝缘性能。
针以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架,包括支座、支撑杆、加强板筋和安装座,支撑杆的下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加强板筋设置在支座与安装座之间,且加强板筋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
优选的,加强板筋包括主板筋和侧板筋,主板筋在长度方向上伸出支撑杆,侧板筋在宽度方向上伸出支撑杆。
优选的,侧板筋的外侧在垂向方向向下延伸,形成倾斜的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4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设备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扭矩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