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达峰路径推演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12686.0 | 申请日: | 202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周文闻;邱剑;黄夏;周凡珂;李绪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杨雷 |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达峰 路径 推演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达峰路径推演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碳达峰路径推演方法包括:获取图形界面中针对碳达峰路径输入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具有预设的社会经济维度和技术维度,所述约束条件包括与所述社会经济维度对应的社会经济数据、以及与所述技术维度对应的技术数据;确定与所述社会经济数据和所述技术数据具有预设对应关系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在所述图形界面中展示所述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推演所述碳达峰路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减小了碳达峰路径的约束条件的复杂性,有利于根据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决策合理的碳达峰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达峰路径推演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双碳目标”是指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经济规划目标。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在到达峰值之后变小,最终期望实现零碳排。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行业等已经成为社会总能耗的重要部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占比逐步增加,诸如交通等行业的碳排放占比也随之上升。
合理的碳达峰路径能够为在保证经济一定增速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于是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能够辅助碳达峰路径推演,以进行高效且准确的决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碳达峰路径推演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达峰路径推演方法,包括:获取图形界面中针对碳达峰路径输入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具有预设的社会经济维度和技术维度,所述约束条件包括与所述社会经济维度对应的社会经济数据、以及与所述技术维度对应的技术数据;确定与所述社会经济数据和所述技术数据具有预设对应关系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在所述图形界面中展示所述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推演所述碳达峰路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图形界面中针对碳达峰路径输入的约束条件,包括:获取图形界面中针对不同碳达峰情景输入的约束条件,不同碳达峰情景对应于不同的碳达峰路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图形界面中展示所述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推演所述碳达峰路径,包括:在所述图形界面中对比展示不同的碳达峰情景对应的不同的碳达峰路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图形界面中对比展示不同的碳达峰情景对应的不同的碳达峰路径,包括:在所述图形界面中,展示:随着所述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不同的碳达峰情景中所述社会经济维度和所述技术维度的变化情况;在所述图形界面中,展示:随着所述碳减排成本的变化趋势,不同的碳达峰情景中所述社会经济维度和所述技术维度的变化情况。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社会经济数据和技术数据具有预设对应关系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包括:调用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社会经济数据具有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的碳排放量;调用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技术数据具有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的碳减排成本。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社会经济数据包括碳排放因子、能源需求量和能源使用强度,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至少指示所述碳排放因子、所述能源使用量以及所述能源使用强度与所述碳排放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数据包括贴现率、技术投资成本和能源使用量,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至少指示所述贴现率、所述技术投资成本和所述能源使用量与所述碳减排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形界面中包括约束条件调节区域,所述约束条件调节区域的两个维度分别对应于所述社会经济维度和所述技术维度,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在所述社会经济维度的方向上的取值表征社会经济成本趋势,所述约束条件在所述技术维度的方向上的取值表征技术成本趋势,其中,所述获取图形界面中针对碳达峰路径输入的约束条件,包括:获取所述约束条件调节区域中滑动操作,所述滑动操作对应于所述约束条件调节区域中与所述约束条件对应的滑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未经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2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