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1770.0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8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伟;罗利;付华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B66C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连续 钢筋 笼吊点 转换 辅助 装置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包括主节和副节,所述主节和所述副节可拆卸连接;所述主节和所述副节结构相同,并均由框架构成,所述框架包括斜撑部;底座,设置于所述斜撑部的一端;顶座,设置于所述斜撑部的另一端;中撑部,连接所述斜撑部的中间。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施工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拥有安装时间短,效率高,可以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安全性等优点;底座穿过钢筋笼,有多方向受力支撑,稳定性得到保障,受外力时不易变形,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方法,司索工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底座穿过钢筋笼,相当于增加了两道穿杠,同时提高了钢筋笼吊装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笼吊点转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钢筋笼吊装时需要进行3次吊点转换。最后一次吊点转换需要将穿杠(定位扁担)穿过钢筋笼,将钢筋笼通过穿杠(定位扁担)搁置在导墙上。由于钢筋笼顶吊筋兼具钢筋笼定位作用,故其长度相对较长(一般为2.5m左右),司索工无法在地面上完成吊点转换。
普遍做法是先将穿杠(定位扁担)穿过钢筋笼,将钢筋笼通过穿杠(定位扁担)搁置在导墙上,再由司索工爬到钢筋笼上进行吊点转换,因此现有技术主要缺点如下:1.司索工需要攀爬到钢筋笼上进行操作,效率较低;2.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若钢筋笼穿杠(定位扁担)断裂导致钢筋笼脱落或司索工踩空发生坠落将产生严重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包括:
主节和副节,所述主节和所述副节可拆卸连接;
所述主节和所述副节结构相同,并均由框架构成,所述框架包括:
斜撑部;
底座,设置于所述斜撑部的一端;
顶座,设置于所述斜撑部的另一端;
中撑部,连接所述斜撑部的中间;
其中,所述主节和所述副节在底座、顶座、中撑部形成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包括主节和副节。其中,主节和副节均由框架构成,且框架包括斜撑部、底座、顶座和中撑部。主节和副节可拆卸连接,因此能够保证在钢筋笼就位后,依旧能够完成主节和副节的组装,从而操作人员进行吊点转换时,在主节和副节构成的本体上进行即可,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斜撑部用于将底座和顶座连接在一起,确保整体的连接强度。中撑部用于确保主节和副节连接后,确保整体结构中部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装置的连接性,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断裂。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点转换辅助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撑部包括:
斜撑架;
踏板,连接于所述斜撑架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斜撑部包括斜撑架和踏板。斜撑架可以由强度高的金属杆构成,踏板同样由强度高的金属板构成。因此斜撑架和塔板能够形成倾斜的梯子结构,从而方便操作人员的攀爬,确保在吊点转换时的安全。此外,斜撑架和塔板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