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1769.8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川平;王柏渊;王小红;李昕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55/03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综合 管线 布线 施工 抗震 支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及施工工艺,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包括顶座;底座,通过安装组件和所述顶座连接;其中,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形成有弧形固定槽,所述弧形固定槽内形成有走线件,所述走线件通过抗震组件和所述顶座、所述底座连接,抗震组件将走线件、顶座和底座连接为一体,一方面能够保证三者之间的连接性,提高整体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走线件、底座和顶座之间的抗震连接,从而实现减震防护的作用,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抗震性能;在地震时能够有效的保证支架整体的连接强度和抗震性能,进一步地确保建筑机电工程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线抗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多种多样,但这些抗震支架大多都有不便于使用的问题:1、地震时侧向摆动大,容易发生偏移和晃动,导致抗震效果较差,不利于实际的使用;2、极易破坏临近设施,造成建筑机电工程系统遭受损坏,加大后期维护难度。3、水平地震作用缺乏支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包括:
顶座;
底座,通过安装组件和所述顶座连接;
其中,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形成有弧形固定槽,所述弧形固定槽内形成有走线件,所述走线件通过抗震组件和所述顶座、所述底座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包括顶座、安装组件、底座、弧形固定槽、走线件和抗震组件。其中,顶座和底座通过安装组件连接,实现方便快捷的安装方式。弧形固定槽则用于容纳走线件,走线件则用于放置管线。具体地,弧形固定槽分别开设在顶座和底座上,两者相对布置形成了走线件的安装空间,并且,弧形固定槽的弧度和走线件的弧度适配,以此保证两者完全贴合的状态。抗震组件将走线件、顶座和底座连接为一体,一方面能够保证三者之间的连接性,提高整体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实现走线件、底座和顶座之间的抗震连接,不论是顶座亦或是底座受到作用力,都会保证作用力传递到抗震组件上,从而实现减震防护的作用,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抗震性能,进一步地避免管线受到作用力而损坏,对管线形成有效的减震保护。此外,顶座和底座之间存在多个连接点,进一步地保证顶座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力,配合抗震组件的抗震功能,在地震时能够有效的保证支架整体的连接强度和抗震性能,进一步地确保建筑机电工程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地下室综合管线布线施工用抗震支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震组件包括:
连接部,连接所述走线件和所述顶座;
抗震部,连接所述走线件和所述底座。
在本技术方案中,抗震组件包括连接部和抗震部。连接部用于保证走线件和顶座之间的连接,而抗震部一方面保证走线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抗震的功能。具体地,当顶座受到作用力时,通过连接部将作用力最终传递到抗震部,由抗震部进行减震缓冲的过程。或当带底座受到作用力时,作用力直接传递到抗震部,由抗震部直接进行减震缓冲的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包括:
连接块,一端连接所述顶座的弧形固定槽;
第一弧形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走线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7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