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1608.9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1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儒;王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沛儒 |
主分类号: | A47L5/12 | 分类号: | A47L5/12;A47L9/10;A47L9/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2904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吸尘装置,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包含:主体组件;尘渣分离组件,包括尘箱和设置于尘箱内的尘渣分离器,主体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尘渣分离组件设置有轴向导向空间,支撑杆穿过该导向空间;尘箱连接于主体组件的底部,尘渣分离器与尘箱形成活塞式连接,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尘渣分离器容纳于尘箱内并将从气流中分离出的尘渣容纳于尘箱和尘渣分离器之间;在第二状态下,尘渣分离器沿着支撑杆进行轴向移动并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尘箱的底部,使尘箱内的尘渣被倾倒出来。本申请实现吸尘装置内的尘渣被轻松倾倒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作为一种家庭常用电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成员。影响吸尘器的使用体验的,不仅在于吸力足够、易于移动、体型轻巧这些方面,如何更方便的清理其中的垃圾,也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吸尘装置,以解决现有吸尘器,尤其是手持式吸尘器清理垃圾不够方便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尘装置,包括:
主体组件,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用于提供吸尘动力;
尘渣分离组件,与主体组件连接,包括尘箱和设置于尘箱内的尘渣分离器,尘渣分离组件将引入其中的气流中的尘渣分离出来;
主体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尘渣分离组件设置有轴向导向空间,支撑杆穿过该导向空间使尘渣分离组件与主体组件的底部连接;
尘箱连接于主体组件的底部,尘渣分离器与尘箱形成活塞式连接,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尘渣分离器容纳于尘箱内并将从气流中分离出的尘渣容纳于尘箱和尘渣分离器之间;在第二状态下,尘渣分离器沿着支撑杆进行轴向移动并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尘箱的底部,使尘箱内的尘渣被倾倒出来。
本申请实施例的吸尘装置,使尘箱内的尘渣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将尘渣分离器弹出于尘箱之外的方式实现尘渣的一触倒出,使倒尘变的非常迅速且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吸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尘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在倒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吸尘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在倒尘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中,以吸尘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定义上、下、内、外、顶、底等与方向和位置有关的词。
本申请提出一种吸尘装置,包括:
主体组件,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用于提供吸尘动力;
尘渣分离组件,与主体组件连接,包括尘箱和设置于尘箱内的尘渣分离器,尘渣分离组件将引入其中的气流中的尘渣分离出来;其特征在于:
主体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尘渣分离组件设置有轴向导向空间,支撑杆穿过该导向空间使尘渣分离组件与主体组件的底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沛儒,未经李沛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16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