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颗粒物脱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320.X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卓洲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21/02;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颗粒 脱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颗粒物脱除装置,具体包括:底座,且安装在所述水溶箱内腔底部的防护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防护装置顶部的调节装置,且安装在所述防护装置内表面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脱除管,且安装在所述U型管体外表面两侧的弧形导流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导流管中间位置的小型水泵,且安装在所述U型管体高度低的一端的球型吸气机,以及安装在所述U型管体高度高的一端的气封装置,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通过弧形导流管的设置可适当水流对气体进行顺流和逆流的冲洗,同时U型管体的脱除管对逆流和顺流的水流进行相互冲击,形成水帐对顺流和逆流水流冲洗的颗粒物进行截流沉淀,避免颗粒与与设备构件的内部粘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体颗粒物脱除方法。
背景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虽然国家职能部门提高了对各个行业颗粒物排放的控制标准,全国年平均颗粒浓度水平有所下降,但是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现有的气体颗粒物脱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设备内部的构件表面产生残留,导致气体在颗粒脱除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气体在去除颗粒物后容易再次沾染颗粒物,导致颗粒物脱除加工白费力气。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颗粒物脱除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气体颗粒物脱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设备内部的构件表面产生残留,导致气体在颗粒脱除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气体在去除颗粒物后容易再次沾染颗粒物,导致颗粒物脱除加工白费力气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体颗粒物脱除装置,具体包括:
底座,该底座具有半球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半球主体顶部的水溶箱,且安装在所述水溶箱内腔底部的防护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防护装置顶部的调节装置,且安装在所述防护装置内表面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
脱除管,该脱除管具有U型管体,以及开设在所述U型管体底部中间位置的析出孔,且安装在所述U型管体外表面两侧的弧形导流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导流管中间位置的小型水泵,且安装在所述U型管体高度低的一端的球型吸气机,以及安装在所述U型管体高度高的一端的气封装置。通过弧形导流管的设置可适当水流对气体进行顺流和逆流的冲洗,同时U型管体的脱除管对逆流和顺流的水流进行相互冲击,形成水帐对顺流和逆流水流冲洗的颗粒物进行截流沉淀,避免颗粒与与设备构件的内部粘接,确保构件的使用安全。
优选的,所述气封装置包括:
安装管,该安装管具有环形管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管体内腔的重力球,且安装在所述重力球外表面顶部的气流导叶。通过重力球和气流导叶的设置对气流进行水平导向,气流水平流动形成气流层,对底部的空气进行截流,避免其中的颗粒物随着气流上升影响空气质量,同时在不使用时对设备进行封闭,避免颗粒物进入设备对设备造成阻塞,或对气体进行二次污染。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
座壳,该座壳具有球型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球型壳体内腔中间位置的重心储能球,且安装在所述球型壳体外表面底部的弧形撑杆,以及安装在所述球型壳体外表面顶部的弹性套管,且安装在所述弹性套管内表面底部的磁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弹性套管内表面顶部的线圈柱。通过重心储能球的重量对设备整体进行垂直性的稳定,避免设备因自身使用产生倾斜或倾倒,同时线圈柱和磁柱的设置形成相互配合,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力对设备产生的震动能进行能量的重复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卓洲,未经李卓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3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