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PU智能卡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278.1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9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焦征海;卢涛;李冰;崔永刚;黄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21/4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智能卡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PU智能卡的应用方法,属于CPU智能卡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目前终端中的安全消费安全模块硬件无法改造的问题,通过在CPU智能卡中灌装国密密钥以及部分或者全部标准密钥,使得新发行的支持国密密钥的CPU智能卡也能够在旧的支持标准密钥的终端上使用,为了适应CPU智能卡中的双密钥,本发明还对终端中消费安全模块的软件部分升级,使消费安全模块应用目录中的标准密钥索引号和双密钥中CPU智能卡中的标准密钥索引适配,以方便CPU智能卡在终端上使用,能够其中的标准密钥进行认证,实现CPU智能卡在终端上的交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PU智能卡的应用方法,属于CPU智能卡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PU智能卡和其应用终端上设置相同的密钥算法,传统的智能卡和应用终端上一般安装的都是标准国际算法(3DES),简称标准算法。随着国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卡和应用终端采用的国密算法。而标准算法的终端,只能支持标准算法的用户卡;国密算法的终端,只能支持国密算法的用户卡;标准算法的终端,无法支持国密算法的用户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标准算法的终端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能够在支持老卡的同时,也能够支持国密算法,对于安装的PSAM卡的终端而言,只需更换PASM卡即可,但是对于水控或者电表类的终端而言,其中的加密芯片是固化在内部的,无法对终端的硬件进行升级改造。为此,只能通过更换这种终端,但是如果这种情况的无法进行升级改造的终端比较多,全部更换的话,一方面成本较高,且周期长,影响了国密算法用户卡的实施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PU智能卡的应用方法,以解决目前终端安全消费模块硬件无法升级导致的国密CPU智能卡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CPU智能卡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支持国密密钥的CPU智能卡进行扩展,将标准密钥的全部或者部分灌装到CPU智能卡中,并将密钥类型写入;
2)对支持标准密钥的终端中消费安全模块的应用目录索引进行升级,使其标准密钥的索引号与步骤1)中CPU智能卡中新加的标准密钥的索引号适配;
3)当扩展后的CPU智能卡在软件升级后的终端上使用时,终端选择用户卡应用目录,读取应用基本文件中的密钥类型;
4)如果CPU智能卡是双密钥,终端选择消费安全模块中的应用目录,使用消费安全模块中的标准密钥进行密钥认证,如果认证通过,继续下一步的交易操作;如果认证不通过,返回错误提示到终端。
本发明针对目前终端中的安全消费安全模块硬件无法改造的问题,通过在CPU智能卡中灌装国密密钥以及部分或者全部标准密钥,使得新发行的支持国密密钥的CPU智能卡也能够在旧的支持标准密钥的终端上使用,为了适应CPU智能卡中的双密钥,本发明还对终端中消费安全模块的软件部分升级,使消费安全模块应用目录中的标准密钥索引号和双密钥中CPU智能卡中的标准密钥索引适配,以方便CPU智能卡在终端上使用,能够对其中的标准密钥进行认证,实现CPU智能卡在终端上的交易。
进一步地,当终端的消费安全模块中的密钥为双密钥,而CPU智能卡为标准密钥时,若CPU智能卡在终端上刷卡,终端选择CPU智能卡应用目录,读取应用基本文件中的密钥类型判断出CPU智能卡是标准密钥,终端选择消费安全模块中的应用目录,使用消费安全模块中的标准密钥进行密钥认证,如果认证通过,继续下一步的交易操作;如果认证不通过,返回错误提示到终端。
对于终端消费安全模块可以改造的情况,本发明对终端的消费安全模块进行改造,在消费安全模块中灌装标准密钥和国密密钥,使其能够适用于标准密钥的CPU智能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