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机组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10189.7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3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华;颜亮;丁芳;黄黎英;曾昌卿;陈依波;郑学鼎;张晶;吴鼎球;张端江;王剑;李顺警;倪朝勋;陈庆;林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F23N5/00;F23N5/02;F23N5/18;F23N5/26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陈梅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 机组 锅炉 燃烧 优化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烧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机组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包括氧含量采集组件;蒸汽温度、给水温度、炉膛温度、送风温度采集组件;蒸汽压力、给水压力、炉膛压力、送风压力采集组件;蒸汽流量、给水流量、送风流量、给煤流量采集组件;汽包水位采集组件;电机功率采集组件;燃烧废气采集组件;给煤量调节组件;送风量调节组件;给水量调节组件;引风机转速调节组件;以及排渣控制组件。其打破了传统的调节限制,给出了新的调节参考指标,对于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烧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电机组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燃烧控制是火力发电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了发电的能效比。目前,对于火力发电过程中的锅炉燃烧调控还是以传统的调控为主,调控的对象还局限于传统的参数,这并不利于进一步充分提高锅炉的燃烧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机组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其打破了传统的调节限制,给出了新的调节参考指标,对于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火电机组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其包括:氧含量采集组件;蒸汽温度、给水温度、炉膛温度、送风温度采集组件;蒸汽压力、给水压力、炉膛压力、送风压力采集组件;蒸汽流量、给水流量、送风流量、给煤流量采集组件;汽包水位采集组件;电机功率采集组件;燃烧废气采集组件;给煤量调节组件;送风量调节组件;给水量调节组件;引风机转速调节组件;以及排渣控制组件。
进一步地,燃烧废气采集组件包括:导向柱和第一驱动组件。
锅炉废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采集口,采集口的边缘设置有引导凸缘,引导凸缘沿采集口的周向连续延伸呈环状,引导凸缘沿采集口的开口方向向外延伸。
导向柱容纳于引导凸缘当中,且导向柱与引导凸缘、采集口相适配。沿采集口的开口方向,导向柱可滑动地配合于引导凸缘并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导向柱与引导凸缘之间滑动密封。
导向柱开设有径向孔和轴向孔,径向孔位于轴向孔靠近锅炉废气管的一端并与轴向孔连通。
导向柱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导向柱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导向柱的前端收纳于引导凸缘当中,径向孔被引导凸缘封闭。导向柱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导向柱的前端经采集口深入到锅炉废气管中,径向孔位于锅炉废气管中并与锅炉废气管导通。
进一步地,导向柱远离锅炉废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内腔,轴向孔与内腔连通。
内腔靠近轴向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由内腔的内壁沿导向柱的径向向上贯穿导向柱,第二开口由内腔的内壁沿导向柱的径向向下贯穿导向柱。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横截面均呈矩形,沿导向柱的轴向,第一开口的边缘与内腔靠近轴向孔的一端端壁之间具有间隔,第二开口的边缘与内腔靠近轴向孔的一端端壁对应设置,第二开口靠近轴向孔的一侧内壁与内腔靠近轴向孔的一端端壁对应设置。
内腔当中还设置有推动件,推动件沿导向柱的轴向设置,推动件可滑动地配合于导向柱并由第二驱动器驱动。
燃烧废气采集组件还包括废气收集管,废气收集管开设有用于收集燃烧废气的收集孔。废气收集管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内腔,并由推动件推动至内腔靠近轴向孔的一端从而使收集孔与轴向孔连通,以实现对燃烧废气的收集。当推动件与废气收集管分离后,废气收集管经第二开口离开内腔。
进一步地,废气收集管包括外管体、端帽和波纹伸缩管。
收集孔开设于外管体的一端,外管体的另一端为敞开结构。波纹伸缩管设于外管体内,波纹伸缩管的一端罩设于收集孔,波纹伸缩管的另一端与端帽连接,端帽将波纹伸缩管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水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用通风换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