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氧离子氧吧泥画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121.9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方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氧吧空间环保健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D2/00 | 分类号: | B44D2/00;A61H33/14;F24F8/30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氧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氧离子氧吧泥画,属于装饰画及壁画技术领域,所述负氧离子氧吧泥画由画的基材、画的中层、画的浮雕层、画的色彩、画的宝石及光催化材料组成,所述画的中层由以下材料组成:70%天然海底泥、16.5%负氧离子催化纳米材料、7.3%二维碳纳米材料、6.2%二氧化钛光触媒材料;所述负氧离子氧吧泥画健康环保,不仅可以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对人体还有诸多的保健作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解决了市面上装饰画及壁画不环保且影响人身体健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画及壁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氧离子氧吧泥画。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经济高速发展的现时代,人们对居住及办公环境的美观及艺术性追求也越来越高,装饰画及壁画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已应用于千家万户,但市面上的大部分装饰画及壁画均不够环保,异味很浓,装饰了环境,却污染了空气,现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环境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大,室内空气的污染更大。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和家具,以及各种软饰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很大,据统计,68%的疾病都跟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室内空气污染通常远大于室外,且负氧离子含量也远远低于室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数据:通常城市室内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负氧离子仅仅只有300个左右,空调房甚至为0,而满足人体健康最基本的需求为: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至少要有800个以上负氧离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氧离子氧吧泥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氧离子氧吧泥画,所述负氧离子氧吧泥画由画的基材、画的中层、画的浮雕层、画的色彩、画的宝石及光催化材料组成,所述画的中层由以下材料组成:
70%天然海底泥、16.5%负氧离子催化纳米材料、7.3%二维碳纳米材料、6.2%二氧化钛光触媒材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氧离子催化纳米材料是由23等分的晶石提取物、61等分的碧玺提取物和16等分红豆杉提取物混和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维碳纳米材料为磁有序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所述二维碳纳米材料为石墨烯、富勒烯、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画的浮雕层由UV白色固化墨水、海底泥等可固化的画材中的一种堆积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画的色彩为打印墨水、颜料中的一种,构成各种画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画的宝石由各种天然宝石和人工宝石中的一种或多种堆积而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催化纳米材料为光能转换高分子材料,主要成份为过渡金属催化剂,其在光的作用下能与不同的分子生成配位化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氧离子氧吧泥画,所述负氧离子氧吧泥画,不用消耗外置能源,利用基材内的负氧离子催化纳米材料、二维碳纳米材料、二氧化钛光触媒材料和画的外部中的光能转化纳米材料的被动效果,使画面附近的水分子分裂成大量的负氧离子:[O2-(H2O)n、OH-(H2O)n、CO4-(H2O)n]。大量的负氧离子通过皮肤毛孔进入皮肤内,增加皮肤细胞的含氧量,干预人体细胞的衰老指标,比如,可以激活细胞中的端粒酶,增加细胞中端粒长度的稳定性,维持细胞的持续分裂能力,进而使皮肤保持年轻状态,甚至达到逆生长。同时大量的负氧离子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可以很好的提高人体免疫力,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所述负氧离子氧吧泥画健康环保,不仅可以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对人体还有诸多的保健作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负氧离子氧吧泥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画的基材、2-画的中层、3-画的浮雕层、4-画的色彩、5-画的宝石、6-光催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氧吧空间环保健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氧吧空间环保健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