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算法的导弹集群拦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10045.1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勇;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1 | 分类号: | G06F17/11;F41H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快速 响应 算法 导弹 集群 拦截 方法 | ||
1.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算法的导弹集群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导弹集群攻击问题,建立导弹集群拦截模型;
2)根据导弹集群拦截模型计算导弹集群拦截控制量,建立目标函数对导弹集群拦截控制量进行优化,进而控制防御系统完成导弹集群的精准快速拦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算法的导弹集群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导弹集群拦截模型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k代表第k时刻,k≥1;i代表第i个拦截导弹,i=1,...,n;n代表防御系统的拦截导弹数量,n>1;xi(k)、yi(k)、zi(k)分别代表第k时刻的第i个拦截导弹在三维空间中以导弹起飞点为原点的位置;ai(k)、bi(k)、ci(k)分别代表第k时刻的第i个拦截导弹的速度、飞行路线角度、头部朝向角度;Ai(k)、Bi(k)、Ci(k)分别代表第k时刻的第i个拦截导弹的速度变化值、飞行路线角度变化值、头部朝向角度变化值,Ai(k)∈{-A,0,A}、Bi(k)∈{-B,0,B}、Ci(k)∈{-C,0,C};A、B、C分别代表拦截导弹的速度最大值、飞行路线角度最大值、头部朝向角度最大值;sin代表正弦计算;cos代表余弦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算法的导弹集群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计算导弹集群拦截控制量ui(k),采用以下公式表示为:
ui(k)=[ai(k),bi(k),ci(k)]T
其中,ai(k)、bi(k)、ci(k)分别代表第k时刻的第i个拦截导弹的速度、飞行路线角度、头部朝向角度,T表示矩阵转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算法的导弹集群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建立目标函数对导弹集群拦截控制量进行优化,具体为:
(1)随机设置拦截控制量的初始值ui(0),设定迭代计算次数N;
(2)建立以下目标函数J:
其中,NR、NB分别为拦截方和攻击方的导弹数量,i和j分别表示拦截方和攻击方的导弹序数;i=1,...,NR;j=1,...,NB;分别为拦截方待确认系数、攻击方待确认系数;为攻击方的目标系数;分别为拦截方在k时刻的健康系数、攻击方在k时刻的健康系数损失量;e为自然底数;dlm(k)代表第k时刻的第l个导弹与第m个导弹之间的距离;
输入拦截控制量的初始值ui(0),以目标函数J作为最小值,不断迭代求解处理获得使得目标函数J最小的导弹集群拦截控制量ui(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响应算法的导弹集群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迭代计算N次后,仍未使得目标函数J最小,则以最后迭代求解获得的导弹集群拦截控制量ui(k)作为最终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100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