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9435.7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曼;张景予;张雪晨;郭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张夏谦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护理 急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包括插入芯,插入芯为有底板的筒状结构,并且包括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底板与第一插入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插接时能够形成封闭的有底的筒状结构;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在第一插入部分插入伤口时能够检测所述底板受到的阻力,装置中还包括导流管,本发明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快速止血的需求,在使用时既能够保证快速止血得以实现,又避免了对组织造成的二次伤害,更好的是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持伤口远端的血流供给,不至于使得组织缺血坏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快速止血,并能够暂时性的保持主要血管血液流通的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有贯通式伤口出现,如发生车祸时,异物常常会直插患者躯干,此时由于患者失血较快,急救的办法并不多,特别是异物不易搬运和切割时,患者通常只能保持在原地等待救援,即使救护车及时赶到,也通常需要消防人员将异物切割并保留在患者体内,如果拔出异物,则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因失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公开号为CN104287899A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贯通伤口封堵装置,其能够插入患者的伤口并迅速膨胀,起到压迫伤口止血的作用。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患者的伤口在不断流血,该封堵装置在插入伤口时,通常不能够知晓其插入的深度,为了能够达到止血的目的,在使用时会尽量往里插,这就会导致对患者的二次伤害,甚至将未破损的组织也一起撕裂。另外,由于伤口的深度较深,通常伴随着大血管,例如动脉的破损,如果将动脉一起封堵,则动脉远端的组织供血不足,会导致远端组织缺血坏死。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止血,并能够暂时性的保持主要血管血液流通的急救装置。
一种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包括插入芯,插入芯为有底板的筒状结构,并且由两部分插接而成,分别为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所述底板与第一插入部分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插接时能够形成封闭的有底的筒状结构;第一插入部分包括第一弹性薄膜,第二插入部分包括第二弹性薄膜,第一弹性薄膜和第二弹性薄膜分别与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分别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上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第一弹性薄膜与第一插入部分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第二弹性薄膜与第二插入部分形成的容纳空间分别设置有膨胀物,该膨胀物在吸水后能够迅速膨胀,从而填充插入芯与伤口之间的空隙,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在第一插入部分插入伤口时能够检测所述底板受到的阻力,第一插入部分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近端设置有压力指示装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指示装置为显示屏、扬声器或者发光装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指示装置为显示屏时,显示屏通过通信接口与第一插入部分连接,从而在插入芯插入时能够指示插入压力,而在插入芯插入后移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为4个,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从而能够感知底板的各处的受力情况。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是点阵式薄膜压力传感器,能够更精确的测量伤口最深处受到的所述底板的挤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物的材料为Merocel高分子材料、高膨溶壳聚糖海绵或者瑞纳水凝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弹性薄膜上设置有多个微孔,在使用时血液能够通过该微孔进入到所述膨胀物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流管,导流管由中间管、上游管以及下游管组成,中间管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能够弹性变形的管,中间管的直径能够确保能够卡借在在插入芯的开口中,上游管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可弯曲的挠性管制成,下游管为柔软的薄膜制成,在使用之前收缩成片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未经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