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9020.X | 申请日: | 202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广斌;徐延平;葛振宇;徐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领先康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12N1/14;C12N9/50;C12N9/42;C12N9/20;C02F11/02;B09B3/60;C12R1/125;C12R1/07;C12R1/39;C12R1/38;C12R1/78;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陶敏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除臭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环保除臭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应用。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0‑15份、贝莱斯芽孢杆菌10‑15份、荧光假单胞菌3‑5份、防御假单胞菌3‑5份、金龟子绿僵菌1‑2份、汉逊酵母菌1‑2份、薰衣草提取物2‑3份、复合酶1‑2份、黄原胶0.1‑0.2份、蔗糖50‑70份;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8的枯草芽孢杆菌;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8820的荧光假单胞菌;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50防御假单胞菌。该复合微生物除臭剂生物活性高,起效迅速,品质稳定,除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除臭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畜禽养殖业正向生态养殖快速转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如何高效、环保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畜禽粪便在排放、储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NH3、H2S、臭素、甲硫醚等200余种恶臭气体,这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异味,除了对嗅觉产生影响引起心理厌恶等不愉快的感觉外,还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经呼吸道、眼、皮肤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使人头昏、难受。长期置身其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极大,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如何有效控制和处理恶臭气体越来越受重视。
目前,畜禽养殖业常用的除臭剂主要有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微生物除臭剂。其中,物理除臭剂将臭味物质吸收到除臭剂的微孔中,但这类除臭剂吸收臭味物质后难以解吸,无法重复使用,且难以处理,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化学除臭剂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等特点,可掩盖臭味,却不能改变臭味的生成或阻止其散发,同时使用的芳香剂等成分有时因遮蔽香料过强则会带来不快气味,且容易对物体、装置造成伤害,另外,化学除臭剂遇到复杂的恶臭气体成分时,其除臭效果将大幅降低,同时使用成本较高,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除臭剂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相对于物理除臭剂和化学除臭剂具有环保、可重复利用的优势,已成为国内外恶臭防治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方法。但现有的微生物除臭剂仍存在菌种单一,活菌数不高,起效慢、功效不持久等缺点,很难在短、长期发挥作用。
生态养殖迫切需要高效、安全、环保的微生物快速除臭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剂,该复合微生物除臭剂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除臭作用,降低畜禽粪便堆放过程产生的恶臭。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在畜禽粪便或公共场所中除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臭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枯草芽孢杆菌10-15份、贝莱斯芽孢杆菌10-15份、荧光假单胞菌3-5份、防御假单胞菌3-5份、金龟子绿僵菌1-2份、汉逊酵母菌1-2份、薰衣草提取物2-3份、复合酶1-2份、黄原胶0.1-0.2份、蔗糖50-70份;
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8的枯草芽孢杆菌;所述荧光假单胞菌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8820的荧光假单胞菌;所述防御假单胞菌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50防御假单胞菌。
优选地,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采用从牛粪堆肥高温阶段81℃-82℃堆体样品中分离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更优选为81.5℃。
优选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109~5.2×109CFU/g;
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109~5×109CFU/g;
所述荧光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1×108~5.5×108CFU/g;
所述防御假单胞菌的活菌数为1×108~5.4×108CF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领先康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秦皇岛领先康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9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