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08921.7 | 申请日: | 202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0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10/0525;H01M10/058;H01M4/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辛元石;韦东 |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极片,所述电极极片包括导电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导电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有电极活性物质的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包括沿所述导电集流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材料区域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材料区域至少一侧的第二材料区域,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材料区域的密度。本发明的电极极片能够提高电芯的电解液浸润效率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电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极极片涂布重量越来越厚,但随着循环的进行,负极极片膨胀越来越大,极片间压力使得电解液浸润逐渐变差,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劣化。
CN 111430658 A开发了一种双层结构的极片,具体如下:一种电极极片,包括导电集流体、第一材料层及第二材料层,第一材料层设置在导电集流体的表面上,第二材料层设置在第一材料层远离导电集流体的一侧表面上,第二材料层和第一材料层均朝导电集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材料层的宽度小于第一材料层的宽度。利用两个材料层宽度不同形成的空隙来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
上述现有技术电极极片由于采用双层涂覆方式,结构非常复杂,涂布面密度波动大,涂布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对涂布设备要求高,由于需要涂布两次,涂布效率及优率较低,同时需要辊压两次,辊压优率及效率较低。
因此,本领域仍需要电解液浸润性好、循环性能好的电极极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极片,具有很好的电解液浸润性和循环性能。相比双层涂覆、两层材料层间存在间隙的电极极片,本发明的极片结构更简单,涂布及极片辊压效率及优率更高。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极片,所述电极极片包括导电集流体和设置于所述导电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有活性物质的材料层,所述材料层包括沿所述导电集流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材料区域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材料区域至少一侧的沿所述导电集流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材料区域,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材料区域的密度。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的密度与所述第一材料区域的密度的差值为0.05g/cm3-2.5g/cm3。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材料区域的密度≤2g/cm3,例如为0.05g/cm3-2g/cm3。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的密度为0.5g/cm3-2.5g/cm3。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经过压实。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材料区域未经过压实,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经过压实;优选地,所述第一材料区域的密度为0.05g/cm3-0.5g/cm3;优选地,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的密度为0.5g/cm3-2.5g/cm3;优选地,所述第二材料区域的密度与所述第一材料区域的密度的差值为0.05g/cm3-2.5g/cm3,例如差值为1g/cm3-2.5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8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