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球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07625.5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1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先明;周宇澄;王长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22 | 分类号: | B02C1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球磨机 | ||
一种水泥球磨机,包含驱动电机、减速器、轴承座、筒体、内衬板;驱动电机利用联轴器与减速器连接;筒体的二端支撑在轴承座;减速器利用皮带轮、皮带与筒体连接;筒体内设有内衬板,内衬板通过螺栓与筒体固定;内衬板与内衬板之间设有保护垫,内衬板与筒体内端头之间也设有保护垫;保护垫为柔性可压缩材料,根据安装位置设有三种形状,即轴向保护垫,径向保护垫,端头径向保护垫;所述轴向保护垫,径向保护垫,其横截面形状为⊥形;端头径向保护垫,其横截面形状为L形;保护垫的下部垫在内衬板下,保护垫的上部填充在二块内衬板之间,或填充在内衬板与筒体端头之间;从而提高筒体和内衬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粉尘和噪音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水泥球磨机,涉及一种水泥干粉球磨机的筒体内衬板的防护,属于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粉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干粉球磨机包含驱动电机、减速器、筒体、内衬板。干粉球磨机的工作是通过电机带动减速器旋转,再有减速器带动干粉球磨机的筒体旋转,筒体内壁装有内衬板,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干粉球磨机研磨物料块时,将研磨球和待粉碎的物料块装入筒体内,再开动干粉球磨机使筒体转动,研磨球、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在球磨机筒体内村上与筒体一起旋转,研磨球和物料被筒体内衬带到一定高度后,就开始自由落下,下落的研磨球和物料将不断与筒体内的研磨球和物料互相发生撞击、碰擦,从而达到碎料作用,此外,研磨球与球磨机的内衬板对物料进行摩擦、挤压,使物料颗粒细化进一步加速。
因此,干粉球磨机工作时,内衬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筒体,研磨球和研磨物料块对球磨机的内衬板所产生的冲击、磨损非常大,因此内衬板需要经常更换;通常内衬板是由多块带有弧形的方块板材拼接而成,以方便更换。由于存在内衬板的尺寸和形状误差,以及内衬板热胀冷缩的需要,内衬板与内衬板之间在拼接时,其接缝处会保留一道缝隙。
该缝隙一方面,在干粉球磨机工作时,细化的物料颗粒就会嵌入该缝隙里,继而进入筒体内壁与内衬板之间,一部分细化的物料颗粒粉尘会从筒体上的螺栓孔缝隙处漏出,进入大气空间,污染空气,另一部分在筒体不断振动、挤压下,细化的物料颗粒不断挤入筒体与内衬板之间,造成筒体变形;
另一方面,由于内衬板之间缝隙未能够得到细化的物料颗粒的充分填充,内衬板的边缘得不到保护,在承受研磨球和研磨物料块的冲击时,容易产生内衬板边缘崩塌,使得内衬板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进一步扩大对筒体的伤害。
为消除内衬板与内衬板之间在拼接处的缝隙,避免上述内衬板之间,因为存在缝隙,导致环境污染、筒体和内衬板受伤,通常对内衬板之间的缝隙有二种填充方法:
一种是内衬板之间采用挤压填充的方法,即内衬板之间通过机械结构,利用内衬板本身的部件移动,消除内衬板之间的间隙,如一种球磨机内衬板,公开号:CN 110170359B,该内衬板结构复杂,成本高,施工难度大。
另一种内衬板之间的缝隙是利用水泥进行填充, 如一种用于粉磨钾长石的球磨机内衬板,公开号为CN 202155237 U,其内衬板之间的缝隙就是通过水泥填充。利用水泥填充,一方面,如果水泥与内衬板之间粘结力弱时,在较长时间受到研磨球和研磨物料块的冲击,将会产生脱落,使得内衬板之间的缝隙重新被暴露;另一方面,如果水泥与内衬板之间粘结力强时,由于内衬板为易损耗件,被磨损较快,需要经常更换,因此,将被粘结的内衬板从筒体内取出,非常困难,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在卸下需要更换的内衬板时,还可能导致其它不需要更换的内衬板产生松动;此外,水泥的凝固需要一定时间,耗时长,因此影响工作效率;再有内衬板与筒体之间直接刚性接触,导致内衬板承受研磨球和研磨物料块的冲击时产生的噪音直接通过筒体直接向外传播,产生噪音污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7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三维DR系统
- 下一篇:网站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