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007415.6 | 申请日: | 202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昌利菌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高照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标准化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包括配料、混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步骤后能得到较高产量香菇。本发明的配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又丰富了食用菌的培养基质,添加的玉米芯、莲子壳进行酸处理后又与木糖醇渣混合发酵,利用微生物将难溶性大分子物质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可缩短发菌周期、提高产量,并且各步骤都可机械化,避免产生人为误差,节省人力和物力,能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种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肉体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靠分解外界有机物获得营养而生长,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以及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功能。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和栽培基地不断增多,对低成本、低风险、规模化生产菌种的需求日趋明显。香菇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在食用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香菇,又名香蕈、冬菇等,性平、味甘,无毒,有滋阴、润肺、养胃、活血益气、健脑强身等功效,是一种高营养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含有蛋白质、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有30多种酶及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香菇中所含的多糖还有1,3-β-葡萄糖苷酶,据实验有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的作用。
玉米芯又称玉米穗轴,其主要由玉米芯髓、木质环形部和粗疏膜片等部分组成。传统农业中主要将玉米芯作为家用燃料处理,只有极少量玉米芯被用作葡萄糖、木糖、糠醛等产品的生产,这最终会造成农业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玉米芯作为一种典型的木质纤维素,它还含有各种具有多样化保健功能和生理作用的氨基酸、多酚化合物等成分,因此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应当引起国家、企业和广大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和重点研究。莲子壳还有高量的N、P、K等元素,此前曾有报道在平菇基质中加入莲子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之后偶尔有一些关于莲子壳栽培食用菌的报道,但是和玉米芯类似,焚烧依旧是处理莲子壳使用最多的方式,浪费了资源且污染环境。
无论是传统生产模式,还是工厂化生产模式,食用菌的生产都主要包括两大阶段:食用菌菌棒生产阶段(菌丝培养阶段)、出菇阶段。其中,食用菌菌棒生产阶段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先后包括培养料配制、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等工序,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工序多、易污染,生产效率低。此外,由于接种点少、菌丝需要生长较长时间,食用菌菌棒生产周期长。因此,提供一种食用菌菌棒的生产工艺,既能综合利用废弃农作物,减少资源浪费,又能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生产效率,对于食用菌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不仅能综合利用废弃农作物,减少资源浪费,又能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香菇菌棒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配料,按重量计,称取桑枝屑35~45份、麸皮10-15份、玉米芯10~20份、木糖醇渣5~10份,莲子壳10~15份、石膏粉1份、磷酸二氢钾0.1份、硫酸镁0.05份;
步骤S2混料:将上述配料混匀,得到混合基质备用;
步骤S3装袋:将混合基质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制成菌棒备用;
步骤S4灭菌,上述菌棒放入灭菌室内进行灭菌;
步骤S5冷却,完成灭菌后,将菌棒放置于无菌室内冷却至25~35℃;
步骤S6接种,待菌棒冷却至室温后,利用液体发酵罐的香菇液体菌种对香菇菌棒进行接种,接种完后立即用洁净的棉花塞住袋口养菌,得接种后的香菇菌棒;
步骤S7培养,将制得的香菇菌棒转运至培养室,经过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工序,即完成香菇菌棒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昌利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昌利菌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7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