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黄果SCoT分子标记的PCR反应体系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006626.8 申请日: 2022-01-05
公开(公告)号: CN114292948B 公开(公告)日: 2023-08-11
发明(设计)人: 周彩霞;李文砚;周婧;卢美瑛;韦雪英;韦优;赵静;蒋娟娟;黄丽君;卓福昌;唐景美;周之珞;颜桢灵;罗培四;杨志强;卢艳春;孔方南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Q1/686;C12N15/11
代理公司: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代理人: 谢美萱
地址: 532415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蛋黄 scot 分子 标记 pcr 反应 体系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蛋黄果SCoT分子标记的PCR反应体系,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该PCR反应体系的组成与含量如下:模板DNA为80ng,Mg2+为3mmol/L,dNTPs浓度为0.25mmol/L,引物浓度为0.6μmol/L,Taq酶浓度为2U。所述引物为SCoT9、SCoT16、SCoT24、SCoT33、SCoT48中的任一条,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所建立的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扩增出的条带稳定性高,清晰度高,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实现对蛋黄果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蛋黄果SCoT分子标记的最佳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背景技术

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DC),又名狮头果、蛋果、桃榄、仙桃等,为山榄科(Sapotaceae)蛋黄果属(Lucuma)多年生的热带常绿稀有果树。原产古巴和美洲热带,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入中国,适宜在我国北纬24°以南的地区种植(邓成菊等,2013)。蛋黄果果肉黄色粉质,似煮熟的蛋黄,口感独特,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其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都比芒果高(欧世坤等,2007),且其成熟期一般在12月到第二年3月份,为供果期较长的淡季水果,对水果市场具有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蛋黄果引种试种初报,罗心平等,2004)。除鲜食外,蛋黄果还被加工成果酱、奶油、果酒和醋等(蛋黄果果醋生产工艺的研究,顾宗珠,2011);其叶片中含有8种三萜类化合物,因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Fu-CaiRen,2019)。近年来,蛋黄果的研究在我国正逐步展开,广西、海南、广东、云南和福建等地区先后引种试种,并筛选出一些适应性好、抗性强、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优的品种,如“仙桃1号”(周婧,2011)、“仙桃2号”(周婧,2012)、“蛋黄果云热-205”(2012)和“蛋苹一号”(邓成菊等,2014)等,并对其栽培管理以及果实保鲜与加工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分子标记在蛋黄果上的研究尚少,仅有邢姗姗等(2009)探讨了蛋黄果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且尚无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分子标记是一种基于单引物扩增目的基因的共显性中性分子标记方法,与传统的分子标记相比,其能有效产生与性状连锁的标记,是一种能跟踪性状的新型分子标记,其最早由Collard和Mackill(2009)提出并在水稻上应用,因其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引物通用、多态性高、遗传信息丰富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其他植物资源的研究,如割手密(罗霆等,2013)、芥菜(林清等,2013)、番木瓜(杨祥燕等,2013)、鸭茅(蒋林峰等,2014)、枸杞(查美琴等,2016)、皂荚(张安世等,2017)、猕猴桃(张安世等,2017)、柑橘(韩国辉等,2019)、杨桃(欧景莉等,2019)和地黄(杨珂等,2019)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研究以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等,但由于植物品种不同,生长特性不同,具体标记过程,引物的共显性等也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蛋黄果,利用SCoT分子标记进行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文献报道,因此,构建优化蛋黄果SCoT-PCR反应体系,获得最佳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SCoT分子标记进行蛋黄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保护和创新选种等研究提供技术保障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蛋黄果SCoT分子标记的PCR反应体系,为蛋黄果的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本发明的反应体系具有稳定性强,扩增出的条带清晰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6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