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弯胸腔镜手术套装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6315.1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蔡少如;黄洋;陈群清;童健;张福伟;胡矩一;武正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06;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1028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镜 手术 套装 器械 | ||
一种双弯胸腔镜手术套装器械,包括有用于相互配合完成胸腔镜手术的手术器械,手术器械依次划分为柄部、杆身和头部,杆身向水平方向的任一侧弯曲形成有第一弯曲段,头部远离杆身的一端向杆身所处水平面的上下两侧任一侧弯曲形成有第二弯曲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手术器械在胸腔内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并且减少术者使用器械时配合大幅度手腕转动,提升手术的顺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弯胸腔镜手术套装器械。
【背景技术】
胸腔镜手术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
胸腔镜手术时需要在胸壁上打2-3个孔洞,用于分离血管及气管、切除肺叶。术中所使用的器械,包括腔镜、肺叶钳、吸引器以及持针器,往往需要通过一个2-4cm的切口进出胸腔,由于器械都是直线型,在手术操作的时候容易互相干扰,极大的影响了手术者的操作,尤其在腔镜下进行缝合时,由于受限于器械的形状和切口的位置以及所缝合组织的角度,在缝合时往往较为困难,增加了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而现有的头端或杆身有一个弯度的双关节腔镜,仍存在胸腔镜手术器械在胸腔中活动范围和角度受限,在手术过程中配合较大弧度的手腕转动才能完成手术操作,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时,仍存在器械间互相干扰的缺点,导致器械之间交叉使用受限,灵活性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弯胸腔镜手术套装器械,具有手术器械在胸腔内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并且减少术者使用器械时配合大幅度手腕转动,提升手术的顺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弯胸腔镜手术套装器械,包括有用于相互配合完成胸腔镜手术的手术器械,所述手术器械依次划分为柄部、杆身和头部,所述杆身向水平方向的任一侧弯曲形成有第一弯曲段,所述头部远离所述杆身的一端向所述杆身所处水平面的上下两侧任一侧弯曲形成有第二弯曲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弯弧与所述柄部的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25°,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弯弧与所述杆身所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25°。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弯曲段和所述头部的直线段两者者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弯曲段向所述杆身所处水平面的上侧弯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柄部两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手术器械之间的所述第一弯曲段位于所述杆身的位置相错设置,任一所述手术器械的所述第一弯曲段位于所述杆身靠近所述头部的一端设置,另一所述手术器械的所述第一弯曲段则位于所述杆身靠近柄部的一端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手术器械之间的所述第一弯曲段均位于所述杆身的位置相同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术器械采用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柄部远离所述杆身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吸引器连接的负压接口,所述柄部、所述杆身以及所述头部三者均为中空设置并且相互连通,所述头部远离所述杆身的一端设置有吸引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柄部的形状设为钳柄状时,所述头部设为卵圆形的夹板;或所述头部设为相互扣合的钳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本申请通过在杆身向水平方向的任一侧弯曲形成有第一弯曲段,由于第一弯曲段处于切口位置,利于获得更大的手术视野,减少杆身对切口的遮挡;同时,也可在切口处留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其他器械的同时使用,不会因交叉造成使用不便,避免了器械之间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6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