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路用再生骨料形态特征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6232.2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艾欣满;易军艳;范璐璐;裴忠实;许勐;涂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固体 废弃物 再生 骨料 形态 特征 评价 方法 | ||
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路用再生骨料形态特征评价方法,属于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建筑固废低值化利用的问题,所述方法为:将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根据粒径大小进行分档处理;对于各档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随机挑选适宜数量的再生骨料颗粒进行扫描,然后进行二值化处理,并输出全部的再生骨料切片图像;将图像导入Mimics软件中,通过参数设置、方向定位等,重构再生骨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获取每个再生骨料颗粒体的体积、表面积、外接长方体,计算再生骨料颗粒的球形度、粗糙度、形状因子等,将上述测试结果取平均值。本发明提高了再生骨料形态特征测试的效率,保证了再生骨料形态特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路用再生骨料形态特征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固废处理方式一般采用都是填埋法,然而填埋法不仅会占用面积巨大的土地资源、影响城市市容,而且对填埋位置的土壤和地下水等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建筑固废通常是指拆除或建造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有废弃混凝土与废砖石等。已有研究表明,建筑固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资源化再生利用前景广阔,尤其是在道路工程领域。基于建筑固废材料制备路用再生骨料,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当前建筑固废处理难题,另一方面减少了公路建设对优质石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众所周知,在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质量占混合料总质量的90%以上,其体积也占据混合料总体积的75%以上,因此,集料的性质往往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集料的形态特性又是评价集料性质不可或缺的技术指标,其对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疲劳特性等路用性能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形态特征分析与评价是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路用再生骨料形态特征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建筑固废低值化利用的难题,实现建筑固废在道路工程领域的高效再生应用的目标,提供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路用再生骨料形态特征评价方法。使用球形度、粗糙度、形状因子等指标评价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建筑固废再生骨料高值化应用于道路工程领域奠定技术与理论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路用再生骨料形态特征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根据粒径大小进行分档处理;
步骤二:对于各档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随机挑选适宜数量的再生骨料颗粒;
步骤三:采用X-ray CT设备对不同粒径的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进行扫描;
步骤四:对CT扫描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输出全部的再生骨料切片图像;
步骤五:将再生骨料切片图像导入Mimics软件中,通过参数设置、方向定位、阈值分割后,重构生成了再生骨料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步骤六:通过Mimics软件中3-matic模块内的Measure功能获取每个再生骨料颗粒体的体积、表面积、外接长方体;
步骤七:基于上述尺寸参数计算再生骨料颗粒的球形度、粗糙度、形状因子形态特征评价指标;
步骤八:将上述测试结果取平均值,以此作为各档再生骨料球形度、粗糙度、形状因子指标的最终结果。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建筑固废路用再生骨料由建筑废弃混凝土、废弃砖石或洗砂余泥固化土经过破碎分选工艺而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6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