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调度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06097.1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9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虎;杨丽君;张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法翼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76 | 分类号: | H04N5/76;H04N7/18;H04L12/18;H04L67/55;H04L67/02;H04L69/16;H04L67/52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调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视频调度系统及方法,视频调度系统具体包括指挥中心、数据库、网络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集群对讲服务器和执法记录仪,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器通讯连接,指挥中心分别与网络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集群对讲服务器通讯连接,执法记录仪分别与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集群对讲服务器通讯连接。本发明可以完成视频调度和现场实时通信,达到快速响应,及时处理问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视频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5G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调度的需求逐渐被放大。当前市场上的4G,5G记录仪都是单一的视频拉流,或者集群对讲,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实时调度的需求。执法实战中,需要指挥中心和现场通信,实时进行快速工作部署和联合执法,发现异常情况时指挥中心能实时调度,用户出现危险时能发送SOS求救并得到及时帮助,用户的这些实战需求已经越来越强烈。
随着定位和视音频技术的发展,利用定位、视音频结合信息进行实时调度已经成为可能,而三者结合又刚好可以满足以上实战需求。因此,为了提供一个能进行视频调度并且进一步发挥记录仪指挥调度的功能的可行性方案,急需发明新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视频调度响应慢,无法满足实战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视频调度系统及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出的视频调度系统具体包括指挥中心、数据库、网络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集群对讲服务器和执法记录仪;
所述数据库和所述网络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指挥中心分别与所述网络服务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和所述集群对讲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执法记录仪分别与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和所述集群对讲服务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调度系统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指挥中心视频推送模式、指挥中心视频调度模式和执法记录仪视频调度模式。
进一步地,在所述指挥中心视频推送模式下,指挥中心与现场一台或多台执法记录仪组成一个群组,拉取执法记录仪的画面,并分享画面给执法记录仪,被执法对象或汇报者通过执法记录仪可以看到远程执法者或者领导的画面,并进行语音通话,完成远程执法过程或远程工作部署、汇报。
进一步地,调度过程使用半双工模式,同级之间不可抢断,指挥中心拥有抢断优先权。
进一步地,在所述指挥中心视频调度模式下,当指挥中心发现执法者现场需要加派人手支援时,抽调附近人员群组或利用已有群组,将执法记录仪的画面分享给群组成员,采用半双工集群对讲方式部署安排,并通过集群对讲指导工作。
进一步地,在所述执法记录仪视频调度模式下,现场执法人员可以通过执法记录仪一键发起视频调度,自动分享视频信息到附近执法人员的执法记录仪上,实现会商和调度增援。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上述视频调度系统的指挥中心视频推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指挥中心发送创建群组的指令到网络服务器;
S12、网络服务器收到创建群组指令后,会生成一个群组,将群组同步到集群对讲服务器,同步成功后,集群对讲服务器会通知网络服务器;
S13、网络服务器收到集群对讲服务器返回的创建群组成功的指令,通知指挥中心开始拉流,指挥中心将指挥中心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流推送到流媒体服务器;
S14、流媒体服务器告知指挥中心推流成功,之后,指挥中心会通知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会告知群组内的执法记录仪,指挥中心发起视频调度并返回调度成功;
S15、执法记录仪收到调度成功的指令,就开始去流媒体服务器拉取视频流,拉取成功后,告知流媒体拉流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法翼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法翼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06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